邱大成相信,音乐是一种特别的语言,它直接沟通心灵,没有年龄、国界的差别。
他主张古曲演出的时代感,强调乐器、演奏者与音乐三者融为一体。 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邱大成曾多次应邀赴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德国等地演出及讲学。教学之余,他创作、改编了不少古筝乐曲。其中,《赶场》、《绣荷包》、《闹春》、《孔雀东南飞》、琵琶、古筝二重奏《春江花月夜》等乐曲,深受听众和演奏家的喜爱。
邱先生认为,实际的演出经验是指导学生的最佳依据,持续的交流和学习会为教学注入勃勃生机。
 |
|
 |
|
 |
楚天筝会成立留影 |
|
大成重奏团主要成员
后 右1周展 2杨玲 3邱霁 |
|
1995年11月30日周望演出前辅导课合影 |
大成重奏团,由邱大成先生生前创办,意在开拓古筝不同的组合演奏形式,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该团自1996年参加新加坡艺术节而开始广受关注。邱先生去世后,由徐晓林女士担任艺术总监,为该团创作、改编了大量曲目。
2004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由邱大成、徐晓林编著的《春归原野——民族器乐重奏曲集》,使“大成重奏团”的理念为更多的民族器乐组合所采纳运用。
丰富多彩的中华筝乐浓缩了近三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印迹、炎黄子孙对天地万物的理解、东方人独有的审美情趣以及对人间悲苦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优美动听的音色、出神入化的民族情韵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力无不令人心醉神迷。邱先生英年早逝,留下他钟爱的古筝事业撒手人寰。睹物思人,每个学生每次演出和比赛的录像带,古筝学科建设规划、教材编撰构想……林林总总的手迹和遗物让徐晓林教授潸然泪下……她希望邱先生遍布海内外的学子们能将他未竞的事业进行到底,希望祖国的古筝事业欣欣向荣。
采访结束,我们面对邱大成先生的遗像肃穆而立,深深地,鞠躬,再鞠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