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泥土气息和优美旋律的歌曲《山妞走四方》,荣获中宣部第八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歌曲类“优秀入选作品奖、大河奖一等奖、河南创作歌曲一等奖。
田野里飞出欢快的歌
刘伟 杨银鹏
“大山窝走出了山妞妞/山妞妞壮胆走四方/山妞山妞走四方/天南海北踏风霜……”
当你听到这首富有泥土气息和优美旋律的歌曲《山妞走四方》时,或许你不曾想到,这首前不久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第八届“五个一工程”歌曲类“入选作品奖”的优秀歌曲,会出自河南省社旗县的一位青年农民之手。他,就是农民歌词作家张金永。《山妞走四方》是他继歌曲《老家》获得全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之后创作的又一首成功的乡土歌曲。
张金永1968年出生在河南省社旗县一个普通农家,幼小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他仅断断续续地上了4年小学和两年初中。但他家书香气息浓郁,影响着他少时即一头扎进古典文学书籍中,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营养。每天下地劳动,他总是一手拿着锄一手拿着书本,劳作之余,便沉醉在书本之中。父母亲看到他对文学着了迷,就节衣缩食给他订阅文学刊物。他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阅读并尝试着进行文学创作。
1987年底,南阳市群艺馆的工作人员歧延斌看到张金永的作品中充满着独有的文学潜质,便指点他:“全国歌词创作队伍薄弱,你懂得音乐和诗词,可在这方面下点功夫。”他认准了歌词创作这条路,下决心在这条坎坷艰辛的道路上不懈地跋涉。
1988年秋,他的处女作《子规歌》在河南省《青年歌声》上发表了。之后,《青年歌声》又陆续发表了他几首歌词,并把他作为重点作者进行培养。
记得有位作家说:“出身于农家,或成长于农村,会获得一种人生的‘苦味',而这种‘苦味'对于文学是一种重要营养。”张金永土生土长,扎根于农村这片沃土,其作品无不打上家乡的烙印,凝聚着对家乡山水、土地和亲人们的深情厚意。
字里行间散发着浓郁泥土芳香的歌词,大都是张金永边劳动边思考,抑或是边打工边进行创作。不管走到哪里,他身上总是带着纸和笔,偶有奇思妙句,便放下手中的活儿飞快地记录下来,晚上再仔细斟酌,构思成章。
有一天,他在田野里放牛时,突然间有了创作灵感,于是就蹲坐在地上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写下了《乡间女孩》初稿,直到日落西山的时候,才发现牛不见了,原来老牛早已回家了。
凭着执著的追求和全身心的投入,张金永的歌词很快开始冲出河南,走向了全国。他创作了《乡间女孩》、《农家卖花女小唱》、《我爱我的家乡》、《乡谣》等许多乡土歌词,并陆陆续续在各地刊物发表,在电视台播放。
“把片片彩云都望断/家还是那么遥远/别说有泪不轻弹啊/谁也走不出那深深的眷恋/老家是辙我是车/老家是波我是船/老家是树我是果/老家是巢我是燕……”
1995年底,张金永创作的这首反映游子思乡之情的歌词《老家》,拍成MTV在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这首如泣如诉的歌词,使万千游子垂泪。1996年,这首歌曲荣获全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全国300多家电视台进行了播放,当年还入选河南省“五个一工程”。
回忆起《老家》这首歌词的创作,张金永说道,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见闻和人生阅历,当时他曾随人一起去安徽贩过兔毛,到四川卖过馒头,在东北干过苦力。正是有了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外出打工经历,才使他备尝离情之愁苦,创作出了《老家》这首歌词,并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金永在创作了一批歌唱南阳、河南的“小家”歌词的同时,还创作了《沿着黄河走》、《擂起黄土鼓》、《走过1999》、《澳门归来》、《中国的声音》、《中国步步高》等歌颂祖国“大家”的歌词。
在《澳门归来》中,他倾注一片深情:“四百年的道路有多长/每一天都是殷切的期望/四百年的历程有多远/几代人同怀一个梦想/分离的日子等待团聚/漂泊的日子渴盼团圆/慈母心游子意骨肉相连/澳门归来神州欢乐吉祥……”在《凝望东方》中,他描写了祖国50年的沧桑巨变:“全世界的眼睛都向东方凝望/中国崛起崭新的形象/华夏大地六合同春/城市乡村蓬勃巨变……”
2000年,他创作的系列歌曲《凝望东方》受到了河南省的嘉奖。
面对荣誉和人们的赞叹,张金永并没有满足,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创作的歌词能被更多的人们喜欢和传唱。他说:“作为一位农民词作者,我要继续写农家事,颂农家人,抒农家情,为人民创作出更多的精神食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11月06日第七版)
![]() |
![]() |
联系方式 | |||
|
版权所有:河南省音乐家协会 技术支持:中音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