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笛子 > 教学空间 > 谈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的把握

谈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的把握

分享到 |
日期:2008-1-7  来源:  编辑:张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竹笛以其明亮清脆、高亢流畅、婉转动听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深受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喜爱。随着全国艺术考级的不断推广和普及,竹笛的学习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从而为竹笛艺术的发展和提高打下了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竹笛的教学中,如何把握其音准和吹出饱满、明亮的音色,是竹笛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做好这一点,在竹笛的吹奏中,对气息的控制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气息控制方法,才能吹出优美和谐的笛音来。气息的控制除了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外,还包括了气息的流速、气流的方向、口腔的张缩及风门的松紧和嘴形、角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几方面在实际吹奏中又是联为一体、互相协调、紧密配合的。笔者就此问题将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加以整理、归纳,以求教于广大同行。 一、气息的流速       气息的流速有缓急之分,缓则音高会降低,急则音高会上升。为了达到笛子的音准和追求最佳的音色,在吹低音时,气息的流速应徐缓,音越低越缓;在吹中、高音时,气息的流速则需逐渐趋急,音越高越急,这是笛子演奏中的

      竹笛以其明亮清脆、高亢流畅、婉转动听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深受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喜爱。随着全国艺术考级的不断推广和普及,竹笛的学习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从而为竹笛艺术的发展和提高打下了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竹笛的教学中,如何把握其音准和吹出饱满、明亮的音色,是竹笛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做好这一点,在竹笛的吹奏中,对气息的控制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气息控制方法,才能吹出优美和谐的笛音来。气息的控制除了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外,还包括了气息的流速、气流的方向、口腔的张缩及风门的松紧和嘴形、角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几方面在实际吹奏中又是联为一体、互相协调、紧密配合的。笔者就此问题将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加以整理、归纳,以求教于广大同行。 

一、气息的流速 

      气息的流速有缓急之分,缓则音高会降低,急则音高会上升。为了达到笛子的音准和追求最佳的音色,在吹低音时,气息的流速应徐缓,音越低越缓;在吹中、高音时,气息的流速则需逐渐趋急,音越高越急,这是笛子演奏中的常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从低音吹到高音时,会自然地加大力度和加快流速。问题的难点是,从高音下到低音时,气息的流速虽也会本能地缓下来,但普遍都缓的不够,如果是跳进型的从高音到低音,则更不能迅速做出反应和调整流速,致使低音出现程度不一的偏高现象,音色也显得紧而干。因此,在练习中,一方面需让学生从低到高、从高到低地多练习长音和音阶(特别是长音),使学生对每个音的流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可有意识地多练习高低八度等跳进音程,以训练学生迅速调整流速的实际能力。这样,久而久之就能较好地掌握每个音的气息流速控制。 

二、气流方向和口腔张缩

      上世纪70年代,我除了在专业艺术团体任竹笛独奏演员外,还曾担任过交响音乐《沙家浜》的西洋长笛首席。在长笛的演奏中,对气流方向的要求,认为要根据低、中、高音区的不同而自然变化,随着音高的上行,气流的方向也应从低随之抬高,但有一点不变的是,尽管气流上、下有所不同,其中心点始终集中在吹孔的外边缘。我认为竹笛的气流方向与长笛是一样的,也有下、中、上之分。气流向下,音高会降低;气流向上,音高会上升。在吹低音时,气流应向下;吹中、高音时,气流逐渐抬高。音越高,气流抬得越高(但要注意,气流再高,其中心点还是不能离开吹孔的外边缘)。 

      另外,需特别指出的是,为了达到低、中、高音区的音准,吹出圆润的音色,除了需掌握气息的流速和气流的方向外,还需得到口腔的配合。这里分强弱音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吹强音时,口腔应打开(低、中、高音都一样,一般低音打开的程度要大一些,中、高音时相对小一些);吹弱音时,无论是低、中、高音,口腔都应收缩。 

三、嘴形和角度及风门的松紧 

      对于嘴形和与吹孔的角度问题,很多教科书中曾提到吹笛子时下嘴唇应盖住吹孔内边缘的三分之一左右(此点也可根据每个人的嘴唇厚薄等具体情况而略为调整),至于嘴形及它与吹孔的角度则论述不多,有的虽讲了,但也不够详尽系统。我在大量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的上嘴唇过于突出,有的几乎盖住了吹孔,使得发音呆滞而僵化,整根笛子的音高被明显压低。因此,为了把握音准和吹出明亮的音色,除了以上两条外,还必须对嘴形、角度和风门控制等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纠正学生训练中的以上问题,除了强调"风门正,笛身平,背不驼,胸要挺"外,头也要抬起,不能越吹越低,越看谱头越低(看谱时,可用谱架调整好高低)。上下嘴唇应基本保持平直(上嘴唇比下嘴唇可稍有突出),与吹孔基本上呈略小于90度的锐角(角度太小会使音色受到压抑)。这样,可使笛音响亮而通畅,无论是低、中、高音都容易得到较好的发音和控制。

       此外,风门(上下嘴唇间的吹气孔)的松紧也需随心控制,原则上低音可松、宽一些,高音则随之收紧;强音应适度放松,弱音宜收紧。因此,对学生嘴劲的控制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做到松而稳定,紧不颤抖,更能持久。 

      以上是关于气息的流速、气流的方向、口腔的张缩以及嘴形、角度、风门等方面的分别阐述。在实际训练和吹奏中,还需对每一项在基本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加以总体协调配合,才能吹出优美、动听、浑厚、圆润的笛音来。总的要求是:吹低音时,气息的流速应徐缓,气流的方向应向下,口腔应打开,风门宜松宽;吹中、高音时,气息的流速应趋急,气流的方向逐渐抬高,口腔应收缩,风门宜收紧;吹强音时,气息的流速宜急,方向向下,口腔打开,风门放松;吹弱音时,气息的流速宜缓,方向向上,口腔缩小,风门收紧。

      正确地理解以上几点含义,并在长音和音阶的训练中逐步掌握和熟练地配合运用,不但使学生能准确而顺畅地吹出低、中、高不同音区的音高和音色来,还能使低、中、高不同音区的强弱音转换得到完美的体现:在音准上,做到强而不高,弱而不掉;在音色上,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低音浑厚松宽,中音明亮结实,高音细而有力。

相关内容

  • 如何避免练习钢琴时的不良习惯 2014-11-24
  • 如何防止过度练习产生的伤害 2014-11-18
  • 提琴 | 面对摄像机你该怎么拉?2014-11-18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演奏文凭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9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8级教材目录​2014-11-17

更多>>推荐课程

热点文章

    热门标签

    《雷峰塔

    教材教辅

    从零起步学笛子(修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页数:135页

    isbn:9787806924235

    购买价:28.8元

    • 从零起步学笛子(修订版)(附

    乐器

    圆鼓(混合击膜鸣)

      圆鼓,是满族、朝鲜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满语称铜肯,又称抬鼓。朝鲜族又称扁鼓、民鼓。 流...

    梆笛

    梆笛     梆笛,边棱音气鸣乐器。用于梆子腔伴奏故名。竹制,横吹,开有六个指孔。清...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