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颂斯和绚丽无比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之声”还余音缭绕,他的“同门师兄弟”尤里·特米尔卡诺夫,明后两晚又率历史悠久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在上海大剧院奏响“不朽的老柴”经典作品音乐会。上海不仅是圣彼得堡爱乐此次亚洲巡演在中国内地的唯一一站,而这场演出也将为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画上句号。
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300年名城的音乐使者
起源于1882年“宫廷乐团”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交响乐团之一。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他去世前9天指挥乐团首演了他的《第六交响曲》;1918年4月24日,普罗科菲耶夫又指挥乐团首演了他的《第一交响曲》(古典),并于此后几十年间将多部交响乐的首演留给了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俄罗斯伟大作曲家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科萨柯夫和格拉祖诺夫的许多重要作品也由该团首演。
1938年起执掌乐团的指挥穆拉文斯基,将乐团带上了堪与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等伟大乐团比肩的世界一流地位。他为乐团缔造的具有鲜明的俄罗斯传统、气势雄浑、结构严整、音色清澈洗练而富于诗意的特色,也成为独树一帜的“品牌标志”。
尤里·特米尔卡诺夫
继往开来的顶级指挥
穆拉文斯基1988年逝世后,乐团进入了“特米尔卡诺夫时代”。1966年,特米尔卡诺夫在全苏指挥比赛中夺冠,并于1967年进入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成为穆拉文斯基的助手。1992年,特米尔卡诺夫被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聘为首席指挥,2000至2007年被美国巴尔的摩交响乐团聘为音乐总监,如今还兼任莫斯科大剧院和丹麦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等。尽管如此,近20年来,他的工作重心还是放在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特米尔卡诺夫为乐团建立起充满激情、极为明净、结构严整的演奏风格,乐团尤为擅长演奏俄罗斯传统曲目,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就是对柴可夫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完美诠释。18、19日,两场原汁原味的柴可夫斯基作品专场中,就包括115年前由柴可夫斯基亲自指挥圣彼得堡爱乐首演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乐团还邀请到两位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获奖者———有“新一代霍洛维茨”之称的俄罗斯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以及我国青年优秀小提琴家王之炅,分别献演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