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阿尔卑斯山麓,维也纳森林波浪起伏的景色尽收眼底。踏上多瑙河盆地远眺喀尔巴阡山闪耀的绿色峰尖,辽阔的平原犹如一幅特大的绿毯,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流其间。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维也纳的音乐是人与宇宙万物的交谈。
每当约翰•施特劳斯那首风靡全球的《蓝色多瑙河》在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们不禁想起: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条河流的幸福能与多瑙河相比,因为它是一条音乐之河。整条多瑙河流淌的都不是水,而是音符。流经9个国家、全长2850公里的多瑙河发源于德国的黑林山东麓,虽然它在奥地利境内只有350公里,但这一段的多瑙河则由于孕育了一大批伟大的音乐家而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魅力。
奥地利全境百分之九十六的面积都属于多瑙河流域,在奥地利人的眼睛里,我们只能找到两样东西:多瑙河和音乐。这两样东西也可以说成是一样东西,因为有时候我们确实无法分清究竟是多瑙河激起了奥地利人的音乐灵感,还是奥地利人惊人的音乐天赋为多瑙河带来了无穷的浪漫。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色大厅”曾令全世界多少音乐爱好者神往,也正是“金色大厅”孕育了维也纳爱乐之声。说起来,这座大厅也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了。它落成于1870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
维也纳金色大厅
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灿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该协会拥有会员 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1187年的首场演出,就是由协会同仁担任演奏的。新年音乐会的大部分座位是属于世袭制的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会员们的,一般人必须提前一年预订入场券,以手写的形式将申请信寄往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协会在每年1月2日开一次邮箱,抽签决定哪位幸运者可以获得来年新年音乐会的入场券,据说有人试了10年也没有被抽到。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金色大厅”与维也纳爱乐之声相得益彰,“世界第一乐团”与“世界首席音乐厅”相映成辉。
此时,维也纳触动着每个爱乐者的心弦,这座充满诗意和浪漫主义的城市将为2008年的欧洲杯奏响辉煌而浪漫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