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毕可炜(右)在2008首届中国民族器乐教育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古筝教师进修班新闻通报会上介绍情况。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器乐学会、北京乐器学会、华音网站、中国古筝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弘扬国乐、喜迎建国59周年”2008首届中国民族器乐教育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古筝教师进修班新闻发布会2008年8月2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建国以后,中国民族音乐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形成大规模的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热潮,从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一曲《茉莉花》和二胡表演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大量运用了古筝、古琴、昆曲等元素的表演,从现代民乐组合如《女子十二乐坊》在东南亚的如潮好评,到袁莎、袁莉的筝乐《渔舟唱晚》登上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和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力量的积累正逐渐地转化为民族自信,也带来民族音乐的回归——中国民乐正在交流与创新中走向复兴。全世界人民已经领略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巨大魅力。
主办单位在近几年来相继举行了庆祖国56岁华诞 56个民族长城上奏响56把古琴,首次让古琴和长城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牵手;第29届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长城千名民族器乐大型演奏会及中国古筝奥运助威团北京大型齐奏等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弘扬国乐、喜迎建国59周年”为主题,以弘扬民族音乐,提高人文素养,把民族音乐培训推向新高度;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总结民族音乐培训经验;探索民族音乐培训方向、扩展民族音乐培训空间为宗旨。在“十一”国庆长假与教师节交替的特殊时刻,相继开展中国民族器乐名家专场音乐会、知名专家主持的系列研讨会、音乐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古筝名家袁莎古筝教师进修班、参观考察北京知名艺术教育机构、琴行及奥运场馆、国家大剧院等活动,无疑将是中国民族音乐史上又一里程碑。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音网站、筝讯杂志及各相关媒体于当天下午莅临新闻发布会现场,并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国家相关部门及民族器乐界专家领导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和热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