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的与会老师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就民族声乐的发展和高等院校民族声乐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问题,提出很多的设想和建议,通过记录和总结大家的意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大家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大家充满信心。
二、要科学的看待民族唱法的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时代性。提倡中国民族声乐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非常重要。
三、就比赛问题的几点建议是:
1、建议把高等院校按照类别分组。例如九所音乐学院可分为A组,普通综合院校可为B组。比赛可分设艺术歌曲、歌剧、传统民歌、创作新作品、戏曲曲艺及地方风格作品的比赛。
2、男声参赛的年龄可放宽到40岁(教师组),并且是否可以单列男生声部,以鼓励男声的声部建设。
四、希望研究会的专家学者能够以组成讲学周或优秀学生巡演、展演的方式,深入基层学校,大力扶植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班,来加大基础性基层学校声乐学习的普及。
五、重视艺术研究会的网络建设,利用网络可开设专家博客,设论坛、定主题,就民族声乐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让大家能够更快捷的、更及时的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建言献策。
六、加强教材建设。特别要加强对戏曲、曲艺、传统民歌、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并在教材中合理的涉及和体现。基层院校也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新作品,也待于挖掘和整理。
最后,与会人员热切期盼中国民族声乐研究会立足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广沃土壤之上大发展,真正促进高等院校民族声乐的教学和实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中国民族声乐推向更高的境界。
相关链接:【专题】第四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