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级乐器亮相《再别康桥》
录入时间:2009-12-7 9:43:00 来 源:搜狐娱乐


    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的饰演者雷佳告诉我们,为了再现梁思成和林徽因所说的这首诗中蕴含的“宗教建筑的美学含义”以及对徐志摩不幸遇难的隐喻,导演陈蔚还特意为这首诗配了一段佛教音乐:五台山佛曲《青田阁》。而据雷佳介绍,演奏乐曲的乐器在中国有着化石级乐器之称。

  在雷佳的引导下,我们找到了这支化石级乐器的演奏者——国家一级演奏员郭向。据郭老师介绍,剧中的乐器叫做筚篥(bì lì),又称悲篥、笳管、头管、管子,在现今幸存的几支化石级古代乐器中筚篥无一例外地处于领奏地位,唐宋时代十分盛行,如今却鲜为人知。郭老师非常感谢陈蔚导演独具慧眼,为剧中诗歌配上这首以筚篥为主奏的五台山佛曲《青天阁》……宗教的宽容,建筑的美感,在诗与乐的交融中荡气回肠。

  筚篥(bì lì),又称悲篥、笳管、头管、管子,是由古代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的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簧管乐器,这个乐器名称就是从古龟兹语的译音而来的。它在我国流行了两千多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现在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有两种:一种是八孔的,一种是九孔的,它是由古代龟兹的筚篥演变而成的。在新疆的许多石窟中都有筚篥的描绘。它是龟兹乐中的固有乐器。唐代杜佑撰《通典》中说:“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