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斌 ) 二胡是中华传统艺术代表之一,四川二胡一直卧虎藏龙,因其技法独特、韵致新颖、人才众多等特色而引人注目。不过,与艺术品质不相称的是,四川二胡并不像南派、北派、秦派等二胡派系那样更成体系,默默耕耘的四川二胡艺术亟待实现发展新突破。昨日上午,在段启诚从艺70周年系列活动上,川籍二胡名家们首次正式对外明确了蜀派二胡艺术的概念、范围及内容,使多年默默耕耘的四川二胡有了“身份的证明”。86岁高龄的段启诚教授作为蜀派二胡一代宗师,一直致力于四川二胡事业发展,他表示,希望通过研讨、演奏、交流、设置基地等形式,将四川二胡艺术发扬光大:“蜀派二胡犹如四川风景那么美,我们将让这朵奇葩盛开全国,走向全球!”
蜀派二胡兼具南北特色
二胡学名胡琴,其历史可以上溯千年。1941年,蜀派二胡开山鼻祖俞鹏先生结束了多年流亡生活,为四川二胡艺术发展另辟蹊径,为蜀派二胡奠定了扎实根基。作为俞鹏传人,川音民乐系老教授、86岁的段启诚,70年如一日呕心耕耘,写成多首二胡传世名曲,培养了众多名家。
昨日上午,在川音聂耳厅举行的段启诚从艺70周年系列活动现场,肖前勇、 苏汉兴、舒昭、周钰等段启诚教授培养出的二胡名家,以及车向前、谭勇等著名二胡演奏家们汇聚一堂,共谋蜀派二胡发展。作为蜀派二胡的一代宗师,段启诚激动地表示:“二胡音色柔美抒情,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蜀派二胡的特点是吸纳了南派的婉约温和北派的豪放,海纳百川更显韵味。蜀派二胡发展方向的正式确立,不仅将为四川众多喜爱二胡这门民乐的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更为让蜀派二胡这朵奇葩盛开全国,走向全球起到了积极作用。”
力争打造四川文化新名片
蜀派二胡发展方向的正式确立,让蜀派二胡概念变得更加广泛。段启诚认为:“第一、凡在四川工作的二胡人、四川人写的二胡作品及川外人士写的四川题材二胡作品,以及海内外从事二胡工作的四川人,都可纳入蜀派二胡大范围;第二、今后凡经集体研究决定的各种形式的二胡活动,也都归纳为蜀派二胡艺术系列活动。”国家一级演奏家,四川著名二胡名家谭勇昨日也在活动上表示,“蜀派二胡是川籍二胡名家们多年来为四川二胡事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主要目的在于弘扬四川二胡艺术。”川音民乐系易主任透露,目前四川蜀派二胡代表人士已有200余人,大家已开始着手通过研讨、演奏、交流、设置基地等多种形式,力将蜀派二胡打造成四川文化的又一张名片。
据悉,蜀派二胡艺术老中青二胡演奏会将作为系列活动的首秀,于12月11日晚7点30分在川音演奏厅举行。届时,除了肖前勇、苏汉兴、舒昭、周钰、车向前、谭勇、蒋才如等四川名家外,著名二胡演奏家、蒋派二胡传人张尊连也将以特邀嘉宾身份来蓉演奏。作为段启诚从艺70周年系列活动,明年4月还将举行《段启诚二胡新作与移植名曲》新书出版曁段启诚二胡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