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洁敏
严洁敏老师是我国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之一。她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曾录制《严洁敏二胡独奏音乐会》、《二胡名家名曲》、《二胡考级辅导大全》等大量音像制品,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和音乐界的高度评价。作为我国第一位民族器乐演奏与作曲双学士学位的获得者,她有着活泼的个性和极其敏捷的思维。在我的整个采访中,她总是能极快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以最直接、最透彻的方式使我们领悟她的想法。音乐界曾这样评论她的演奏:“如捧露的莲,除了晨风,从不自己抖落,不温不火,但却炉火纯青”。我想,如此敏捷清晰的思维,也许就是她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的十余年来,严洁敏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录制的大量教学类的音像制品中,她的亲身示范不仅本身具有了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而且为学生和老师们带来巨大的帮助。
“除了对音乐的热爱,学会听,培养一个良好的听觉习惯是最重要的学习条件。”严老师认为这是初学者所需要具备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在整个的采访过程中,她一直在反复地强调一个“听”字。可见这个观点对于严洁敏老师来讲,是在多年的二胡教学中深有体会的。
学会辨别音高是听的第一步。我们都知道,二胡的每一个音高都需要由手指来控制,没有任何可供依赖的音高标识。而影响音高稳定的各种因素也颇多。因此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音准概念,对于初学阶段的学生无论在兴趣上、还是进度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严老师认为,初学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使用自己的耳朵”,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运用自己良好的“听力”。也就是说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就要养成全神贯注地聆听音准的习惯,仔细分辨音高的变化和手指的位置,并迅速地加以调整。通过这种听觉训练来不断提高对音高的辨别能力及手指迅速的调整能力。
当演奏进入到更高阶段,“听”这个字则具有了更加复杂和广泛的意义。就像学习绘画的人要训练在几十种相近的颜色中,去体味它们的不同一样。严老师认为,听觉是行动的指导,演奏者不仅要学会去“听”音高,还要学会去“听”音色的变化、节奏节拍的变化,去“听”旋律线条的进行,听得见它们细微的变化,分得清它们细小的差别,才有可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处。“听,是鉴别音乐优劣的最高标准。” 严洁敏老师还建议学生们,要学会把自己当成一个聆听者,学会客观地审听自己演奏的声音,用耳朵监督、指导自己的演奏。同时也要尽量多去“听”他人的演奏,在不断的聆听中学习,借鉴,进步。
同时,严老师也指出成为一个好的演奏者,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她真诚地希望学生们都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听觉习惯,在每天的练习中用心用脑用耳朵,提高自己的演奏,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