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钦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吹奏乐器,流行于青海、西藏、内蒙古和新疆等地。
筒钦:又称“莽筒”、“铜冬”、“铜洞”、“大铜角”等。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吹奏乐器。历史悠久,古代用于军中,大约10世纪前,就已用于西藏阿里地区古格王国的宫廷乐队。明代西藏画师所作《八思巴唐卡画传》中有筒钦形象。现用于宗教仪式、喜庆等场合。流行于青海、西藏、内蒙古和新疆等地。
藏族、蒙古族地区流行的筒钦通体铜制,长约31米左右,筒身分上下两节,上细下粗,细端为吹口,粗端呈喇叭形,吹奏时,将筒身扛于一人肩上,或在近喇叭口处的铜环上系带挂于肩上,另一人手扶筒的上部,于吹口处吹奏。如席地而坐或站立吹奏,则将筒身置于地上或固定的土台或木架上。只能吹奏单音,可吹出泛音和小幅度滑音,音量宏大,音色粗犷、低沉。
维吾尔族的大铜角又叫喇叭,外形与唢呐相似,全长3.3米以上,通体钢制,是由三节圆锥形铜管和一支大型喇叭口连接而成。上端为杯形吹口,管上不设音孔,常用于民族节日、喜庆或迎宾的民间鼓吹乐,近年来在歌舞演出中还作为道具,用于欢庆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