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抓走土家族青年巴涅,其妻冬冬削竹为笛,每日吹奏寄托思念之情。后人作笛学吹冬冬的调子,因此得“咚咚喹”之名。
咚咚喹用细竹管制作,管身长15~20厘米。内径O.41厘米。竹管上端留有竹节,在节下切一斜口劈出薄片为簧。管身正面将外皮削平,在其平面上开3或4个按音孔而成。
演奏时,口含簧片,竖置吹奏。咚咚喹音高随管身长短和音孔位置的不同而变化,能吹出四五个音。三孔咚咚喹可发出(g1、a1、b1、d2)4个音。四孔咚咚喹,可发出(d1、g1、a1、 b1、 d2) 5个音。第三孔可奏出各种装饰音。其传统曲调有固定标题,如“咚喹咚喹咚喹”、“巴涅咚咚喹”、“利利拉拉咚咚喹”等,有的还配有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