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尤、勒浪:勒尤和勒浪是布依族的民间双簧竖欢乐器。它们形似唢呐,无碗,上置虫哨吹奏。音色明亮、甜美。可以独奏或为歌唱伴奏。流行于黔西南广大地区。
勒尤是布依语音译,“勒”作名词即“唢呐”,民间也称它为“小唢呐”,作动词则为“迫和选择”之意。“尤”指情人。因而“勒尤”可直译为“选择(或寻找)情人的小唢呐”。
勒尤管身木制,全长45厘米左右,正面开有五六个音孔,管身上端插有细竹管做的侵子,侵子上面置有特制的虫哨,管身下端装有一截用竹管做成的共鸣筒。虫哨是用槐树、黄果树或橄榄树上的一种昆虫茧制成,剪去两头、取出虫蛹,经桐油浸泡,待收缩后取出晾干,稍加修剪即可使用,它与蚕丝绕缚的茧质量不相上下,有经久耐用、不易破裂变形和发音柔和等优点。有些地方制作勒尤时,还在管身上端套上一截废子弹壳作的铜箍,以防止管身开裂。
勒浪是勒尤的一种变体,除管身用竹制作外,其他别无区别。勒浪也是布依语音译,“浪”为“坐”的意。思,可直译为“与情人同坐的小唢呐”。全长40~50厘米。
勒尤和勒浪,能发出(a、c1、d1、e1、g1、a1)6个音,音域为一个八度。发音清脆而甜美,类似西洋乐器双簧管的音色,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奏技巧大致和唢呐相似,经常运用循环换气法,使吹奏的曲调圆润流畅、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主要用于单独演奏勒尤(或勒浪)调——布依族一种独特的情歌。
勒尤、勒浪曲调委婉如歌、悠扬动听,除首、尾稍有规律外,主要旋律常可不受拘束地即兴发挥,同一曲调,每次演奏都会有很大变化。经过长期的流传,每首乐曲都有具体的内容和一定的含意。据说勒尤(或勒浪)调有几十曲之多。后来,随着简炼而有寓意的歌词逐渐产生,就发展成为独具风采的布依情歌。在黔南的望漠、册亨、贞丰等县,在北盘江畔的布依族村寨,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就会听到由勒尤或勒浪吹出的富有布依族乡土气息的曲调。(编辑/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