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星夜钢琴网“公爵杯”网络钢琴大赛推广音乐会暨钢琴艺术交流会上,唐哲博士为现场演奏的三位小朋友分别做了精辟的点评,虽然大师寥寥数语,只是点到为止,却足以使人反复咀嚼,千思万想犹自回味无穷。
·致初学者:认谱之后的三段论
“许多家长误以为孩子初学琴不必要求太高,实际并不是这样的,一开始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认谱当然不必专门请音乐学院的教授来教,但是,认谱之后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对音乐的概念;第二,练琴时的习惯;第三,演奏的标准。这三点对于初学者分外关键。
百尺之台,起于垒土,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日后的高楼大厦。”
·关乎力与柔:没有温柔,何来强壮?
“演奏的时候,若一味地想要表达强壮,并不是正确的举措。你所要表现的强壮恰恰需要温柔来衬托。强处强,柔处柔,两者结合,你的音乐才是一道沟壑纵横的风景,而非一条平平无奇的坦途。”
·关乎取与舍:肖邦没有请我们做的事,我们不要做。
“你我看到的谱子都是一样的,只是我看音符的次数,比你多一些罢了。比如说:你是否忽略了谱子上这一处英文,它的意思是,弹到此处,需要矜持、稳重一些,慢慢拉住你的速度,并且带有一丝宗教性的虔诚。如果你把谱子上类似的细节都记住了,那么你所弹出来的曲子,必然不会与忽略这些细节时一样。
总而言之,一句话:看谱弹琴。肖邦请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若是没有,则不必做。古典奏鸣曲最为讲究节拍的准确性,请不要无视于每一处细节,也不要让听众听到一些你自创的、肖邦或贝多芬并没有写出来的音符。”
·关乎急与缓:急处勿缓,缓处勿急,当平则平。
对于许多年轻的学琴者而言,血气方刚、有冲劲,这自然是好事,但并不代表可以失却对速度的节制。对于该慢一点的曲子,我可能会选择弹得慢一点。如同说话一样,如果你说得太快,也许别人一时之间并不能接受和消化你想要表达的思想。
而不该慢的时候,也不要擅自放慢速度。比如很多曲子的结尾,不能慢也不必慢。结尾是个敏感的所在,不能有故意的快,也不能有故意的慢,后者尤其必须注意。”
·琴之道:望、闻、思三位一体。
“演奏的时候,眼睛要看,耳朵要听,脑子要想,三者必须同时进行。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是否吻合,关乎到你对音乐的专注性。当这三者完全吻合的时候,你的音乐才会趋于完美。
还有一点我想提醒各位,若你演奏的是古典奏鸣曲,请一定要记住它的全名,这是对一名钢琴演奏者最起码的要求。以及,弹的时候最好可以不用看谱。
也许琴道亦是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