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通常是指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是二胡演奏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实际上意境是指演奏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思维或意念等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情景,加载到二胡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信息。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通过大脑的重新编码,形成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印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种印象都是片面的、局限的,而且是带有主观臆想的。人们首先是感觉到“我”的存在,然后才从“我看到”、“我听到”、“我感觉到”等出发,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印象,这就是自我意识。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人的心中可以留下不同的印象,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对感官的信息,进行了不同的筛选和组合,其中还掺入了各种心理因素的结果,这就是人的心境。当我们离开这些客观事物后,将存储于大脑中的信息重新在意识中再现,就形成了意境。如:泰山日出、海滨夕阳、草原景象、黄山观瀑等等,都可以作为二胡演奏中的意境素材,在乐曲中表现出来,这是意境中的实境。
在二胡演奏中,演奏者常常需要从内心体验作品人物的思想情感。如:《江河水》中那位东北妇女在江边哭诉时的悲痛欲绝;《新婚别》中那位新娘在出嫁时的欣喜羞涩,以及与丈夫分别时的肝肠寸断;《怀乡行》中作者在抗日战争年代,因家乡沦陷,不得已流亡在四川重庆时的思乡之情,等等。出色的演奏家在舞台表演时,能迅速地“忘我”,而投入到作品人物的思想情感之中去。悲他们之悲,喜他们所喜,大有“庄子梦蝶”之感。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曾在演奏完《宝玉哭灵》后对我说:“乐队的过门一响,我仿佛能看到宝玉从观众席后面向我走过来,与我合为一体。在我演奏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宝玉,而不是闵惠芬,那个哭腔完全是从我心中迸发出来的啊!”这就是演奏家在舞台上进入“规定情景”的典型例子。因为演奏家在演奏时将自己幻化成了作品人物,所以我们称它为意境中的幻境。
相关链接: 二胡基础教程(主讲 王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