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具有特殊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因此,少儿的二胡教学和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异,需要有适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法,使教学既能充分启发孩子们的智力,又能使其乐意接受,并且不超过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下面我将少年儿童二胡教学中几种常用的方法简介如下:
1、游戏法。游戏法是适合学龄前儿童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四、五岁的幼儿,二胡不过是一件会发响的玩具而已,要使他觉得好玩才能引起他的兴趣。游戏法教学就是要在玩的同时达到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的目的。 初学的幼儿上集体课的效果比较好,课中可以进行小小的竞赛,以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因为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上课的时间不可太长。 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和直观性,把课程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既能提高幼儿学习二胡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避免因遇到难关而失去信心。幼儿的理解力差,但模仿能力很强,因此上课要多做示范,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不要追求进度,关键是演奏的方法要正确,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可少走弯路。
2、比喻法。联想是利用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或相对性,由甲事物感知或回忆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在少儿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喻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少儿在已经非常熟悉的生活动作和尚不能正确掌握的演奏动作之间建立起联想,以便尽快地体会到感觉。在运用比喻法教学时要注意的是:1.比喻自然,避免生搬硬套。2.语言提示要明确,动作和神态要醒目,这样能增加联想的强度。3.要反复讲述,增加联想的次数。4.所用比喻尽量选择既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同时又是他们兴趣爱好的事物。5.不要一比多用或多比一用,以免引起思维的混乱。
3、暗示法。随着年龄增长,少年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这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握不住自己的思维,很容易受老师语言和动作的影响。暗示法正是利用少儿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语言或动作来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引导他们在正确的思路上进行思维。 暗示一般有语言暗示和动作暗示。前者即用“注意!”“小心!”等惊叹词及时地提醒孩子们在演奏中要注意的地方。后者即在他们奏得不符合要求时用手势给予暗示,使其迅速纠正。老师在第一次运用手势暗示时应配有解说,以后就可让孩子们自己来理解这些动作的含义和要求了。经过多次语言和手势的暗示,孩子们即可把老师的动作、语言形象与乐曲的演奏方法联系在一起纳入记忆之中,容易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暗示法是一种多感官的教学法,它可以避免为细小问题而打断学生的演奏,以增强乐曲的完整性;它还能促使儿童开动脑筋,根据老师的暗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智力的开发,而且这种多表象的记忆不易被忘却。
4、对比法。少年儿童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因而主要是以直观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大量的对比性示范来使孩子们树立审美观,增强鉴别能力。经常运用对比法能较好地增强少儿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对少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还能使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得以迅速地发展。
相关链接: 二胡基础教程(主讲 王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