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跑码最大的原因是码子的设计承受不了拨弦的重力所致。通常矮点的码子就会跳码或跑码,然后就会发出噪音或走音。高一点的码子就容易啪一声倒下。
像上海筝的码子通常比较小比较轻,所以容易跑码,这个只要换一套扬州的码子就行了。只要是大厂出的红木码,一般都不错的,比较高大,密度也够,可以解决跑码的问题。当然黑檀紫檀等更好。
如果以为是筝体过平,纵向弧度不够,反倒去怪古筝,是不必要的。跑码纯是码子的问题,和古筝没关系。最平的筝体像朱雀还有台湾的大头挖面筝都没有跑码问题的。如果一台古筝音色真的很美,也不用因为会跑码而不买吧。买回家换套码子就好了。
还有,跑码和码脚弧度与筝面弧度不吻合也没有关系。每台筝的弧度多少不同,每家厂的弧度又完全不同,而码子是一箩筐一箩筐的做的,又不是为了那台筝去量身定做,不吻合是自然的事,完全吻合才是奇迹。以前的码脚都是平的,现在码脚则多是外侧比内侧长,如果放到桌面上就可以很明显看出,只有外侧边缘才碰到桌面,内侧并没有贴在桌面。其实平的或外侧长都无所谓,因为桐木面板是很软的,码子轻轻放上去,好像很多边都和面板不平,弦一上紧压下去,没多久就和面板完全吻合了。这就是为什么用久了面板上都有码子印,而且都是不完全的,没见过那个码子印是四四方方整整齐齐的。
可以把码子放在手掌上,自然和手掌完全不平,然后在白色顶尖上稍微用力按下去,码子和手掌面就吻合了。
所以只要找套高度够密度够的码子就不会跑码了。如果是色木码或太轻太矮的码子肯定跑码,就算那台筝弧度多大,码子和面板做的多贴身都是会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