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手大指与食指、中指、名指交替按弦
古筝是以韵补声的乐器,由于声韵、旋律的需要,左手需连续进行按弦,在弹奏陕西筝曲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音符上方有一个“大”字,这就表示左手须用大指按弦。这是陕西流派特有的技法,用于4、7或1 2 7这样的连续按弦,以便保持其风格和美感。更应该强调的是,在《三秦欢歌》中,作者更多地是使用双八度的快速按弦与上滑音相结合,这就比单音按弦更丰富,难度也更大,特别是与十六分音符以上的节奏相结合,在浩瀚的古筝曲中实属罕见。
(2)大指快速的托劈与单托
秦筝常使用大指托劈与单托,因为在古筝技法中,只有大指是最有力、最清脆、最方便快速的,连续的托劈正恰如其分地奏出秦声慷慨、豪爽的风格。
(3)撮、摇结合
为加强旋律的丰富性,延长音乐节拍数,使音乐流畅自如,在撮弦后紧接快速密摇形成独特风格,这样强调了音头,使句读分明,有跌宕起伏之感。
(4)摇指的运用
摇指在古筝艺术上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这个技法使‘点’成了‘线’,促使旋律更加流畅。从手指来区分并命名的有大指摇、食指摇和多指摇;其中大指摇又可分为扎桩摇和悬手摇;从节拍长短来说又可分为长摇和短摇,以及从音乐效果来区分的抒情性摇指、爆发性摇指和装饰性摇指等等。在《三秦欢歌》中作者采用的大多数是短摇,就我个人之见,这首乐曲使用大指扎桩摇比食指摇的音色更加亮丽清脆,更能表现出音乐内容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