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制就是解决以何种规律制定一套标准来刻画、记录音乐的问题。
常见律制有十二平均律、纯律和五度相生律,这三种律制实际是规定
如何在一个长是8度(2倍频率)的尺子上打刻度,以用来度量声音的
不同解决方法。五度相生率和纯率都是按照实际操作的2倍频率、3倍
频率和5倍频率来打刻度的,打出来的是一种不平均的刻度,而十二平
均律则是用对数计算出来的一种人为但均匀的刻度。如果以整个尺子长
1200音分计,五度相生律的尺子上7个刻度间隔分别是204,204,
90,204,204,204,90;纯率尺子上7个刻度间隔分别是204,
182,112,204,182,204,112;十二平均律的尺子上7个刻
度间隔分别是200,200,100,200,200,200,100。同一个
音用不同的尺子去量,就可能落在不同的刻度上,换句话说,如果我有
一张纸上写着"1,4,5,2"这几个音(乐谱),我用不同的尺子来实际画(唱)
出来,就会有不同的点(声音),这就是几种律制的实际区别.不同律制
下各音级的位置和间隔如下(单位是音分)
音级 1 2 3 4 5 6 7 8
五度相生律音位 0 204 408 498 702 906 1110 1200
五度相生律音距 204 204 90 204 204 204 90
纯率音位 0 204 386 498 702 884 1088 1200
纯率音距 204 182 112 204 182 204 112
十二平均律音位 0 200 400 500 700 900 1100 1200
十二平均律音距 200 200 100 200 200 200 100
这个尺子记录的是声音频率的比值,所以你可以把尺子的起点定在任意高度,不论从300赫兹还是400赫兹起,听着都还像那首歌。可是如果你想跟朋友合唱,那你俩尺子起点最好选同一个点,否则同一个音符,在你俩这里就是两个音儿。
对于绝对高度,也有一种标记方法,给各个频率起名字,叫做C2,D2,E2,F2,G2,A2,B2,C1,D1,E1,F1,G1,A1,B1,C,D,E,F,G,A,B,c,d,e,f,g,a,b,c1,d1,e1,f1,g1,a1,b1,c2,d2,e2,f2,g2,a2,b2,c3,d3,e3,f3,g3,a3,b3,c4,d4,e4,f4,g4,a4,b4...,规则是按照十二平均率的办法确定各个音的频率比值(间隔),既不分大小写,同一级别的d:c=2K,e:d=2K,f:e=K,g:f=2K,a:g=2K,b:a=2K,下一级别的c:a=K,其中K是2的12次平方根。这些音组成了一个空档间隔不同的梯子,每相邻级别的A(或B或C等等)的频率差正好是2倍,最后把a1的频率钉在440赫兹上(国际第一高度定义)。这样就有了度量绝对音高的一个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