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损益律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主要律法,它实际是五度相生律的一种形式。 三分损益法的定律方法是:先选一段震动体(后面以弦为例)认为它的声音称作“宫”,把它的长度依次乘以4/3和2/3来得到不同长度的弦,这些弦震动的声音就依次称作徴、商、羽、角。假设宫的弦长是81,计算出各音的弦长就分别是:(宫81) *4/3-> (徴108) *2/3-> (商72) *4/3-> (羽96) *2/3-> (角64),把这几个音弦长按顺序排列就是:(徴108)(羽96)(宫81)(商72)(角64).大家知道,材质、粗细、张力等条件都相同时,弦音的频率和长短成反比,越短声音越高,依此可以计算各音间的差距,如羽对徴=(log(108/96)/log2)*1200=204音分,宫对羽=(log(96/81)/log2)*1200=294...,这就得出了前面说过的五度相生律的律差。为什么又叫五度相生律呢,因为长度比是2/3的两弦频率比是3/2,合702音分,西洋音乐中把这个差距叫做纯5度,长度比4/3的弦频率比是(3/2)/2,相当于长了一个纯五度,又往下拉了一个八度(倍频),所以三分损益法的实质是从一个音开始,上纯五度下拉八度定一个刻度,然后再上纯五度定一个刻度,再上纯五度下拉八度定一个刻度...
生律过程(假定宫的长度是81):
顺序 1 2 3 4 5
音级 宫 -> 徴 -> 商 -> 羽 -> 角
长度乘数 *4/3 *2/3 *4/3 *2/3
各音长度 81 108 72 96 64
把各音长度依次排列,并按长度比换算出声音比例的音分值得到:
音级 徵 羽 宫 商 角 清徵
各音长度 108 96 81 72 64
音位 0 204 498 702 906 1200
音距 204 294 204 204 294
相关链接:铃木小提琴教材(主讲 苏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