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德》音樂雜志把出生于加拿的小提琴家拉腊‧圣約翰的演奏描繪為‘某种奇跡般的現象'。作為獨奏家,她与克利夫蘭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和布達佩斯弗朗茨‧李斯特室內樂團等合作演出,并在世界各地演奏獨奏會。《洛杉磯時報》報道"圣約翰在舞台展現了無限的個人魅力,音樂想象力和真正的激情。"
她演奏巴赫作品小提琴獨奏的首張CD銷售量已超過30,000張,獲得极高的贊譽。《芝加格論壇報》描繪拉腊為擁有"超高的技巧和無限的活力",而《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稱贊她"优雅的演奏"。第二張專集《吉普塞》著重刻畫了拉腊和鋼琴家伊蘭‧萊奇特曼的合作,由于他們熾熱強烈而壓倒一切的气勢引起人們的廣泛注目。《唱片》雜志寫道:"灼熱的展示",《蒙特里爾報》的大標題為"拉腊‧圣約翰標新立异卻獲得迷人的效果"。《斯特拉德》音樂期刊把她評選為"下一個十年中的新星",稱她為"令人惊异的演奏家",在她演奏巴赫的作品時,能深刻地理解巴赫的風格,而在她演奏瓦克斯曼的《卡門幻想曲》時也一樣富有誘人的魅力。她的兩張CD起勁為止是小提琴錄音作品目錄中真正的經典作品。
拉腊曾几次在比賽中獲胜,包括:加拿大的西爾維亞‧蓋爾勃獎、明尼蘇達管弦樂團比賽獎、費城交響樂團比賽獎。1997年9月,由加拿大藝術委員會和一位匿名捐助人的捐助項目中,她贏得了對1702年的拉亞爾‧斯特拉瓦迪里制作的小提琴兩年的使用權。評審委員會听到她的試奏惊嘆:"今天,我們听到的是我們這個時代一位最偉大的小提琴家!多么富有靈感!"由于一位匿名捐助人和多倫多海因爾公司的資助,目前她使用的小提琴是1779年加爾達尼尼的"薩拉布埃"琴。
拉腊從兩歲開始拉小提琴,五歲時首次与樂隊合作,五年后在歐洲与里斯本古本江樂團合作首次登台。12和13歲時赴西班牙、法國、葡萄牙和匈牙利巡演。14歲她進入柯蒂斯音樂學院,三年后她第一次在万寶路度過夏季藝術節。
拉腊17歲從柯蒂斯音樂學院畢業后,前往莫斯科,去尋找生活中除了音樂之外的其他東西。那時,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大多數教師(包括她的)都無限期地游歷西方。她第一次在沒有老師上課的情況下,使她由机會到前蘇聯和東歐去廣泛地旅游。拉腊還在英國基爾豪音樂學校進修兩年,她已獲得紐約市曼斯學院和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的藝術家証書。多年來,她師從過琳達‧塞羅內、大衛‧塔克諾、阿諾爾德‧施坦哈德、費利克斯‧加利米爾以及喬伊‧科爾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