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弓弦乐器的诞生
阿拉伯的列巴布琴
拉弓的弦乐器,最早发源于亚洲地区。据印度的亚利安人古籍记载,五千年前锡兰岛国王「拉瓦那」(ravana),就已发明了以弓擦弦的乐器「拉瓦那斯特隆」(ravanatron)。后来传入阿富汗及波斯,再阿富汗北部的大月氏王国时代,其型态演变为琵琶状,其面板是平的,背板是整块木头挖凹,制作叫为精致,有叫的音箱与共鸣力,再传入阿拉伯时约为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兴起的时代称之为「列巴布琴」(rebab)。
二、弓弦乐器传入欧洲
欧洲的雷贝克琴
约公元八世纪时,阿拉伯的列巴布琴传入了西班牙。西班牙称此种琴为「雷贝克琴」(rebec或rebeca)。单弦或多弦的雷贝克琴,其基本结构和现代提琴是很相似的。 Fiddle这个属于英国人的特别的小提琴称呼,远在十一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时代就有了。 欧洲并非弓弦乐器的发源地,弹弓弦乐器之所以能在欧洲展现源源不绝的活力,原因在于欧洲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吸纳对方优点,再加上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对于科学与美学的追求所致。 以持琴的方式来分类,分成「直立式握琴法」(gamba),与「臂上握琴法」(braccio)二种。
阿拉伯人直立式握琴法
「直立握琴法」是弓弦琴的原始演奏法,最古老的弓弦琴应该是直立式握琴法,从阿拉伯的列巴布琴开始,最后演进为维尔琴(viol)系统,「臂上握琴法」是把雷贝克琴放在手臂上或夹在腮下演奏,这是在欧洲演化出来的,可能是受埃及、希腊的里拉琴(lyra)所影响。臂上式弓弦琴便是现代提琴得前身。
三、臂上式弓弦琴
文化的交流让流传各地的琴相互影响并发生变化,导向现代化提琴发展,第一个有创新突破的制琴师,是一位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后来移民法国里昂的「狄芬布鲁克」(Kaspar Tieffenbrucker1514~1571)。 狄芬布鲁克的弦乐制琴家族,精致又富装饰性,添加金银标帜及花草图案的镶嵌,吸引很多制琴师模仿,影响了意大利北部的提琴发展。 十六世纪初由「文艺复兴弓琴」发展出来的「臂上里拉琴」,其外型、f音孔、隆起的面板和纸板等,都已很像现代小提琴了,就整体外型来说他最近似于小提琴,在提琴发展史上也是关键的一环。
相关链接:铃木小提琴教材(主讲 苏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