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曼大师轶事
我的“麻痹症”仅仅是在腿上
身为一个残疾人,帕尔曼非常关心残疾人事业,现在他是“美国国际残疾人善后组织”成员。他用自己的钱,在纽约和哈瓦那等地筹建残疾儿童医院。
有一次,一位残疾妇女见到他感慨地说:“见到你没有自暴自弃,我太羡慕你了。”帕尔曼却幽默地回答说:“太太,我的‘麻痹症’仅仅是在腿上”。
“我要跟你结婚!”
帕尔曼以顽强的毅力、惊人的刻苦精神和对音乐艺术的满腔热忱,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让全世界瞩目的辉煌艺术成就。
在帕尔曼举行的一次音乐会后,一位小姐跑到后台,对帕尔曼说:“我要跟你结婚!”帕尔曼大吃一惊,以为她在开玩笑。不过他们开始有了接触,3年后,他们终于成婚,并一起养育了4个孩子。
酒店里的琴声
帕尔曼在朱丽亚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他居住的地方附近有个小酒店。人们在那儿吃晚餐,用甜点,吃完以后,他们就会说:“好了,让我们来听一听年轻的帕尔曼给我们演奏《野蜂飞舞》和布鲁赫的《尼根》”。通常到了午夜十二点的时候,帕尔曼就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听着服务员收刀叉的声音,开始拉他的《野蜂飞舞》。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不快、更难办的事情了。因为, 他必须努力去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帕尔曼当时只有十四岁,在那儿演出也并不是很好,但他还是在那里演奏了好几年。
后来,他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首演的时候,就要轻松多了。这些人到音乐厅是专门听他演奏的!他们不是在吃东西,喝鸡尾酒;他们没有抱怨那些硬硬的面包卷,也没有抱怨那些添塞了辅料的鸡。他们来这儿就是为了听帕尔曼拉小提琴的,这对于他来说真的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一代不如一代?
弦乐演奏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一个时代的演奏大师向前辈鞠躬致敬的事例,屡见不鲜。伊萨伊认为维尼亚夫斯基是他一生中听过的最伟大的小提琴家;克莱斯勒认为伊萨伊演奏得比谁都美;而海菲兹把克莱斯勒当作是值得崇敬的前辈;帕尔曼在谈到他听过的3场海菲兹现场音乐会时,坦率承认海菲兹的琴声如凌空的闪电,世上无人能比。以此推算,演奏艺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当然不是!对前辈大师的恭奉,只是说明晚辈的诚心可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演奏艺术是日臻完美的。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