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hudi Menuhin 耶胡迪·梅纽因(1916-1999)1916年4月22日生于纽约,父母是俄罗斯犹太人,四岁学琴,七岁时在三藩市公开演奏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一鸣惊人。 1927年,十一岁的梅纽因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如同一颗新星划破长空,从此名扬天下。1928年灌录第一张唱片。1932年7月15日,他获得了一个16岁孩子可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同埃尔加亲自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录制埃尔加的协奏曲唱片。 三十年代是梅纽因音乐生涯的全盛时期,他的演奏气质优雅,感情真挚强烈,音色丰美沁人心脾.美国小提琴家,音乐评论家亨利罗斯说,他是一位由尘世的狂喜和高雅教养水乳交融而造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家。爱因斯坦听过他的演奏後曾大叹"Now I know there is a God in heaven!" 四十年代后,也许是过早达到艺术的顶峰,也许是早年所受的基本功训练不足,也许是婚姻生活的不幸带来的心理影响,梅纽因的艺术生涯一度陷入崩溃的深渊.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他又录制了一些令人回味无穷的唱片,但技巧再难以回到巅峰。 1959年梅纽因移居伦敦。他除了是个出色的演奏家和指挥家外 ,还致力培育有音乐天分的儿童,1963年在英国创办天才儿童音乐学校,并在布鲁塞尔成立基金,培养有天赋的儿童,以及透过音乐来教化社会。七十年代末,他访问中国,并推荐中国具天赋的儿童到英国随他学艺。 1965年获不列颠帝国二级勋位。直至1985年当他成为英国公民,他才使用勋衔,并于1993年获得勋爵衔头。五十岁以后,虽然小提琴的技巧快速衰退,但丝毫不影响他在音乐方面的建树.他与印度西塔尔琴(Sitar)大师拉维香卡(Ravi Shankar)合作的印度音乐引人入胜。与1997年去世的著名爵士小提琴家格拉派利(Stephane Grappelli)组成二重奏,演出的一些流行改编曲趣味不俗,清新可人.他同时作为一位优秀的中提琴演奏家也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每年六月由他主持的巴斯音乐节(Bath Festival)已成为英国最重要的音乐活动之一。 他结过两次婚,育有三子一女,而女儿是华裔著名钢琴家傅聪的首任妻子。 战後和指挥家福特万格勒有过许多次的合作并留下不少经典录音前年EMI百年纪念就由这位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执笔写序言,EMI并为他庆祝80大寿。 近年来,梅纽因作为著名的指挥家(室内乐为主)活跃在国际乐坛。他本来计划1999年3月5日指挥华沙交响乐团在柏林演出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但因支气管炎发作取消了一切演出计划,住进了柏林的医院,3月12日因为心脏衰竭逝世,享年82岁。 相关链接:铃木小提琴教材(主讲 苏雅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