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长假又到了,这对业余练习小提琴的人无疑是期盼中的佳期,拉琴的人都有体会,那就是:小提琴练习是非常占用时间的事情,这与专业人士最大的不同,专业人士总是在排练,往往一个曲子要排练很长时间,每天6-7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但是业余拉琴就惨了,断断续续总也没有集中的时间用于练琴……。
那么,长假对于业余拉琴人而言可谓:千金难买,尤其是小提琴的练习是最讲究:连续性、经常性的,就连大师们也不敢懈怠练琴,但是如何利用好长假呢?这里有些建议和方法,供琴友们参考:
1、编制练琴计划:
制订练习目标:不要赶进度,拉掉多少曲子、练习曲,而是要解决存在问题,比如左手、还是右手,是乐理、还是技术等。
要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别是自己一直想要突破的技术问题,分解后逐一克服。
每天练琴的时间和段落,(建议每天不少于6-8个小时,可以分段来完成,同一个内容每天不要过多地反复练习,但要求在7天内,都能重点练习)
提早排除计划的障碍。(主要是时间安排,约会、外出、办事等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要考虑必要的生活需求,环境、饮食、资料、冷暖、体力等)
2、做好充分准备:
提前预备练习和欣赏的乐谱、唱片(或者MP3)、音响、网络(特别是本站论坛)书籍、松香、琴弦等。
给自己准备犒赏品:香烟、糖果、咖啡、饮料、零食等。 有条件的可以看一场音乐会或者到琴友聚会,观赏和切磋琴艺。
给自己下命令:坚决完成7天练琴的计划,决不半途而废。
3、技术进步预期:
结合自己实际的演奏水平,预期达到一个进步,比如:学习跳弓,那就要归整自己跳弓不足、不稳、不清晰、不持久等存在问题,从要求的起点练习,一直练到有点象样,或者真正掌握为止。
结合自己的技术理想,归整需要应用的技术科目:如:双音、旋律、揉弦、跳弓、顿弓、音阶、琶音、快速分弓、极速连弓、发音等,不要太多,而是目前自己最需要的科目,一般2-3个为好,比较容易突击提高。
结合自己向往和欲求的曲子,难度适宜,没有太多的技术障碍,努力去完成几首,争取能拉好,且不要向有些琴友,5、6级的水平,动则贝协、要么就是柴协,不是不可以,花时间去做不可能、不可行的事情不值得。
不要贪多求全,什么都想要完成、要达到,反而是只求完成1-2个技术突破足矣,毕竟只有7天,倒是能在长假练习中建立合理有效的练琴方法和模式,才是最有价值的。
4、如何严格执行:
每天定下6-8个小时的时间,要雷打不动地用于练琴。
注意调节;用休息时间来积蓄练琴的能量,比如:练琴累了,可以喝杯咖啡,抽支香烟,对照乐谱听上几段曲子或者练习曲的师范录音,甚至可以睡着听曲子,如果睡着了更好,醒来再接着拉琴。
外出走一下,到人多的地方去转转,然后回家拉琴,你会感到:与人比较,你是充实的,心才会安定下来,练习效果自然就好。
不要“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次长假,就是一个层次……。
5、 从现在就开始:
从现在起就要进行安排了,要什么样的乐谱、录音、要及早准备。
阅读专题文章,特别是论坛上大家的学琴体会,和名家的理论教程。
元旦3天就是进入预备练习阶段,然后修正计划,补充计划需求。
想要练琴就要学会推辞不必要的聚会,让自己消失在长假之中。
总结业余拉琴,得到提高的经验,总是与一段专业时间的集中练习有关,拉小提琴在“有时间、有目标、有方法、有兴趣、有条件、有教师、有……”上面,我认为当前是有时间是最主要的,其他条件可以创造,克服、解决,但是时间对既要生存,又要艺术的,总是不可调和,不工作,就拉琴是不可行的,所以有理由相信:每个业余拉琴的朋友:关注长假,用好长假,拉琴进步,不断完美。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