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小提琴的良好发音涉及选料及工艺问题,除了漂亮的波浪纹背、侧板外,面板材质的优劣,其振动特性也就是声学指标在相当程度上趋向了琴的发音特点。(在琴腔容积及低音梁等基本达标之下)较好的面板它在低、中、高频率段的振动特性都较好,良好的琴应该明亮有力、发音集中且音色纯净含蓄,凡发音良好的琴演奏时琴声历时悠长,夸张一点说似有余音绕梁的感觉,G弦深厚结实有力、D弦优雅、A弦柔美、正弦明亮纯净,四根弦发声均匀,整个琴声的感觉足通透有力(通透即琴声不显得闷),这样的琴声能使人感到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息。
挑选小提琴除了看它制作是否精良、用料美观外,还要看其面板年轮线是否清晰、匀称,以年轮线深一点的为佳,(年轮线既深又较宽一般发声较大)琴马下(中部)年轮线距不宜过宽,大致在1毫米左右,(指东北鱼鳞云杉)中部过宽发音可能不够集中,年轮线并逐渐向二边渐宽,边部不宜超过3毫米,同时注意面板中部厚度不宜过薄,在f孔处观察(见图一)大致应在3—3.2毫米左右,过薄的面板一、二年后可能会出现发声”空洞”现象。(生产者将较硬的面板略做薄一些,或面板较软的做厚一点则另当别论。)
人称音柱是小提琴的灵魂,此话不为夸张,故不可忽视,它的材质与放置部位以及调整十分重要,趟若原本一把不错的琴身,由于音柱的马虎安置,也许在相当的程度上将琴的振动大打折扣,十分可惜!
笔者认为制成后的小提琴有三个因素应予重视即音柱、琴马及琴弦。
有的琴一放松弦,音柱即倒下,此类音柱装得太松的琴发音虽灵敏但缺少力度、E弦会暗淡无力,而有的琴音柱装得过紧,影响了面板的正常振动,琴声则趋向发音生硬短促,音色也随之变差,而音柱的二个端面,须与面、底板的弧度吻合,否则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其传递振动的质量,音柱的作用除了支撑面板外更重要的是将面板的振动情况(含各种声频)尽可能全部地传到背板并带动背板振动,加强琴声的音量,它的传递量是侧板的好几倍,偏软的音柱会使琴声趋软,G弦缺乏力度、正弦明亮度下降,反之某些过硬的音柱发声也不理想,虽有力度,但容易出现“毛沙”等噪音情况。笔者通过反复试验,不足任何木质的音柱都能发挥良好效果的,须用心寻觅。
相关链接:铃木小提琴教材(主讲 苏雅菁)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