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1685--1750):
《勃兰登堡协奏曲》:这六首供小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体现了最欢快和最直观的巴罗克音乐风格。第二首有一段精彩的、难度相当大的小号独奏,而第五首则是日后所有键盘音乐协奏曲的伟大先导。
《戈德堡变奏曲》:该变奏曲是巴赫为一位经常失眠、想要打发漫漫长夜的资助人创作的。我想,有些听众可能会感到昏昏欲睡,但已故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把这首乐曲变成了感人至深的杰作。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1759):
《弥赛亚》:这部令人叫绝的清唱剧是作曲家在短短三周时间里创作完成的,已经成为信仰各种宗教的听众的传统剧目之一。有些人喜欢维多利亚风格诠释方式:大型管弦乐队,低沉有回响的管风琴,还有数百人的合唱。其他人则喜欢比较亲切宜人的风格:乐队规模较小,合唱队的成员也是精挑细选的。
沃尔夫冈·莫扎特(1756-1791):
《交响曲 第35--41号》:与其他伟大的作曲家不同,莫扎特吸引了世界各国的音乐爱好者。无论长幼,无论音乐鉴赏能力如何,他几乎能让所有人产生共鸣。如果你只想从莫扎特的音乐中得到瞬间的愉悦,你肯定会如愿与偿。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东西,莫扎特的所有作品都不会令你失望。
《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的歌剧不仅以纯净优美的曲调取胜,它对人性的充分接纳和肯定也征服了我们的心。从第一幕开始,我们就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们认识剧中这些人物。尽管他们身上存在种种缺点,但仍然令我们喜爱。
《弦乐五重奏和弦乐三重奏嬉游曲(K.563)》:歌德描述说,室内乐是“智者间的谈话”。这种说法用在这些乐曲上真实再合适不过了。嬉游曲尤其充满了精神的光辉与安详,而五重奏则探索了莫扎特丰富的情感世界。
相关链接:铃木小提琴教材(主讲 苏雅菁)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