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胡演奏者中,并非是每个人的琴声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面孔”。绝大部分的二胡演奏者,都是因为缺乏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而不能被人们所记住的。二胡演奏家的风格,既体现了他的个性,还体现了一种美感,最重要的是体现出“独特”两个字。
我们先说演奏家的个性在他风格中的体现。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总是会不自觉地在演奏中表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演奏风格的框架。而许多二胡演奏者其本身的个性就不突出,也就是说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通,没有什么特点,那么要求他在演奏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来,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呢?要知道当一个人投入到艺术世界中去的时候,你看他或者他看你,都和在现实世界中的感觉不太一样。一个仍你时时刻刻都感到非常“正常”的人,有可能是一个缺乏个性的人,那么他也就和艺术无缘了。
再次再说美感在演奏家风格中的体现。艺术的价值首先是给人以美感。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和审美水平,审美观是对美的观念,比如;传统的审美观对时髦的美往往看不顺眼;追求时新的审美观又常常对传统的美不屑一顾。审美水平来自于美对心灵一次次的冲击,而你感受到的美必须高于你的审美水平,才能对你的心灵形成冲击;每一次的冲击,又使你的审美水平得以进一步的提高。应该说,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艺术家能够及时地发现美、感受美、提炼美、再现美;而普通人对美却常常视而不见,这就是艺术家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一个二胡演奏家演奏风格中的美感,体现了他本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水平。在审美观方面,比如:有人注重内在音乐的美;有人喜爱外表华丽的美,等等。作为个人的独特风格,审美观没有对错之分,不同的审美观会得到不同欣赏者的认同。如果你的审美观太偏,没有人认同,也不能说你错,没准过一阶段这种美就会流行起来,那么你就领导了世界新潮流。在审美水平方面,演奏者必须大大高于欣赏者,才能给人以心灵上的冲击。要达到这种效果,没有一点“特别”是难以办到的。也就是说,一般的美尚不足以形成独特的风格,只有美到“特别”的程度,方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再说演奏家风格中的“独特”两字。一个人要想在众多的演奏者中脱颖而出,总要有自己的独特标志,如果你闭上眼睛,仔细地品味一下,是否能明显地感受到知名二胡演奏家们各自的独特标志呢?二胡演奏家演奏风格的独特标志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是自己独创,归自己所有的,而并非是老师所能教的。一个人从开始学习二胡,总是在模仿老师的演奏,但这种模仿的成分必须随着自己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少,最后全部以个人的独特标志取而代之。这样,才能让欣赏者认出你、记住你。如果一个演奏者始终在模仿他的老师,即使这个老师是个知名的演奏家,而他又模仿的极像,最多也只能成为一个“模仿秀”而已,最终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二胡演奏家。
一个演奏家大概不可能将所有的曲目都奏得天下无敌,聪明的演奏家会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形成一种优势,可在优势的背后,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一定的劣势。但具有某方面优势的演奏者要比那些面面俱到、却没有优势的演奏者容易成功的多。
在演奏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智慧的结晶。既然是创造性的,也就是不可教的。你要努力地继承前辈知识、技能的“遗产”,要知道任何风格的形成都是建立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正所谓“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获得”的。应该说,传统是前人的创造,而今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又成为后人的传统,事物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向前进的。因此,衡量一个演奏家是否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就看他在艺术上有没有创造性,而不是看他的演奏是否完满。哪怕在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有很小一点能够成为后人传统的创造,也是成功的标志。
相关链接: 二胡基础教程(主讲 王云飞)
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 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