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苏-瓜乃利在 1740 年制的一把小提琴,现在己经被命名为“海菲兹”。不少行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世界上声音最好的小提琴了。它曾被多位重量级的演奏大师使用,并演奏过最美丽、最令人难忘的音乐会。此琴内标签的年代是 1742 年,可是更多的考证专家认为它应是瓜乃利制作于 1740 年的作品。从它的制作风格来看,此琴很接近 1740 年的“伊萨依”和“Rockuski”等名琴。从瓜乃利家族的风格来看,这琴还可以看出他父亲乔瑟夫-瓜乃利的传统影响;但是它的音孔却不像典型的瓜乃利后期的手迹。琴的整体外观并不非常漂亮,可是其声学构造相当成功,琴身的尺寸设计比例也十分完美。其声音不但有瓜乃利琴本色的粗矿、霸道,而且也有斯特拉地瓦利琴的华贵、细腻。
这把小提琴是海菲兹于 1922 年从著名的纽约提琴商人艾米尔-何曼手中买下的。自此以后,他的绝大多数的录音与音乐会都是用这把琴演奏的。在此琴被命名为“海菲兹”之前,它的前几位主人也都非等闲之辈。其中一位主人叫费南迪大伟。门德尔松在创作他那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就是由大伟向门德尔松提供关于小提琴演奏特色的帮助。所以此琴另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大伟”(David)。大伟的儿子也是小提琴家,在 1884 年他以 800 英镑的价钱将此琴卖给了另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维尔海米尔 (August Wilhelmj)。他改编的巴赫 “‘G’弦上的咏叹调”与舒伯特的“圣母颂”一直是最受欢迎的音乐会曲目之一。而在他之后的另两位拥有者,一位是名演奏家 Florian Zajic,还有待考证的传说讲另一位更是大名顶顶的萨拉赛蒂(Pablo Sarasate) 也曾短期拥有此琴。这把瓜乃利琴能有幸为那么多的名演奏家效力,即使在众多名琴中也属罕见,琴若有灵,也应欣慰。由此可见它的声音定然是异常地出类拔萃。而且尽管经过那么多名演奏家使用,其健康状况依然十分完好。
海菲兹死后,将它遗赠给美国三藩市的艺术博物馆。同时也留下了一个谜给后人。因为他晚年至死一直生活居住在洛杉矶,可是不把此琴赠给洛杉矶博物馆,却给了三落藩市博物馆。为什么?
相关链接:铃木小提琴教材(主讲 苏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