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公元前237年,秦皇下令驱除异邦客卿,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逐客令,在《谏逐客书》中曰:“夫击瓮、扣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是真秦之声也”。意为敲打着陶器,弹奏着筝,跳着舞来为歌者伴舞,使人赏心悦目是地道的秦国音乐。(虽然这种音乐形式是国外传来的,但也被秦皇所吸收,故李斯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的做法是错误的。)据此,在秦国(今陕西、甘肃)建立和文献记载之前,筝已流传在西周的秦地,距今已有2800年的历史。因筝最早在秦地流行,故历史上又有秦筝之称。
相关链接:新编古筝教程(修订本一) (主讲 李雄英)
古筝入门 (主讲 王 宁)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考级教程 (主讲 王 燮)
中国音乐学院古筝考级教程 (主讲 王 铮)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考级教程 (主讲 杨 西)
主 讲:李雄英
立即试听
2015, 古筝学习纪念中法国际音乐怎样打好北京民乐关杰:古如何挑选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73页
isbn:7-103-01302-0
购买价:18元
任何一样乐器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好的古筝最佳使用时期可达20年之久。既便过...
蒙古筝,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国锡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带古老的民族乐器,表现力十分丰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