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丰富的想象可以激活大脑思维,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灵感,而灵感是创造性表现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
如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实施联想,发现音乐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编故事、创情节,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在欣赏管弦乐《闲聊波尔卡》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营造出使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我特地将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闲聊波儿卡》音乐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一种是管弦乐,一种是维也纳童声合唱,为的是丰富听觉、引发思索、激活课堂,发展学生想象空间,提高课堂效果。当学生分别听完两首曲目时我提问:两首音乐表现同一内容,你更爱哪一首,为什么?这一问使课堂气氛即刻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喜爱合唱的占多数,原因是声音接近他们的年龄段。接着,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管弦乐由多种乐器演奏、气势恢弘,具有立体感;童声合唱声音具有穿透力、音色优美,极具感染力。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各具特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音乐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不同魅力!
在讨论总结之后,我用简短的语言将音乐形象进行描绘,然后让学生再听音乐,这次我要求大家听音乐的同时展开想象,随音乐想画面、想情节、编故事,并按组提前进行分工,这样,同学们带着问题开始认真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想象音乐。音乐结束,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是这样描述音乐的形象:在欢快的舞会上,人们在尽情舞蹈,气氛异常热闹,但也有一些人唧唧喳喳,说着闲话。
描述完音乐,这时我又让编故事的同学和设置情节的同学合作,一个讲故事、三个来表演,即要有故事情节、又要有故事内容,包括台词的设定。表演开始了,只见说故事的同学绘声绘色的描述着他设定的长舌妇在说自己的孩子样样好,别人的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另一个说闲话的人也同声附和,第三个则表现出相对的怀疑。看着学生的表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虽然盛大的舞会气氛他们无法体验,但孩子们对家长的“不满”是他们心灵的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他们将生活的体验用肢体、用语言表现出来,既展示了他们的创造才能,又给大家以启迪。
培养学生想象力不仅可以通过标题音乐进行想象,还可以找一些无标题音乐,如视唱、各种练习曲,使学生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另在学习歌曲或欣赏音乐之前让学生朗诵歌词,体会歌词内涵,说出歌曲的情绪,或借助画面、道具想象音乐要表现的内容、情绪,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很好办法。如欣赏《春节序曲》,可让学生搜集一些对联、年画、小灯笼等,让学生先说出其用途及所用的特定氛围及时间,再说出在春节时人们的心情,然后再引导学生想象《春节序曲》将会以什么情绪、什么形象表现音乐,使学生形成逆向思维,让生活的感悟先走进音乐,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