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滑音中有上回滑音和下回滑音。下回滑音是从本音开始滑向较低的音,然后马上回到本音的一种演奏方法。下回滑音在记谱中用向下弯曲的弧线加剪头来表示,记在音符的上方。下回滑音一般都是为了通过滑音来加强本音,因而在演奏时要演奏得迅速、有力。下回滑音在乐曲中运用较普遍。
上回滑音是从本音开始滑向较高的音,然后马上回到本音的一种演奏方法,上回滑音在记谱中用向上弯曲的弧线加剪头来表示,记在音符的上方。上回滑音除了在戏曲音乐中为了模仿唱腔使用较多外,在一般二胡乐曲中用得很少。
三、垫指滑音
一般滑音都只用同一手指或滑音前后用不同手指在琴弦上完成滑音动作,而垫指滑音则是用三个相邻的手指的联合动作在琴弦上完成滑音动作的一种演奏方法。在记谱中一般是在滑音记号的箭杆中间加一个小圆点。垫指滑音分为垫指上滑音和垫指回滑音。垫指滑音的滑音音程一般为小三度,可上行滑奏,也可下行滑奏,但一般下行滑奏用得较多。这种滑音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风味,在江南风格的乐曲中,特别是江南丝竹中应用得较为广泛。
垫指滑音中所用的三个手指一般以二、三、四指为多,按较高音的手指叫高位指,中间的手指叫垫指,按较低音的手指叫低位指。在D调[1(Do)5(So)弦]上演奏垫指下滑音(So Mi)时,要求手指和手腕放松,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三个手指同时按到弦上去,演奏时在手腕的带动下,按在5(So)音上的高位指(小指)迅速滑向垫指(无名指),当小指和无名指靠着时,将小指抬起离弦,同时无名指迅速滑向低位指(中指),当无名指与中指靠着时,将无名指抬起离弦,最终出现3(Mi)音,以完成垫指下滑音。在D调[1(Do)5(So)弦]上演奏垫指上滑音(Mi So)时,先将低位指(中指)按到3(Mi)音上,然后在手腕带动下,垫指(无名指)靠着低位指(中指)迅速向上滑行,根据音乐的需要待无名指滑到一定音位时,高位指(小指)紧靠无名指再向上滑行至5(So)音,以完成垫指上滑音。在D调[1(Do)5(So)弦]上演奏垫指回滑音(Mi So Mi)的方法,只要按上述要求连续做垫指上滑音和垫指下滑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