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二胡基础教程(主讲 王云飞)
作为一位二胡演奏家除了需要完美地掌握左、右手的各种演奏技术、具有良好的音准概念和内心听觉修养等方面的素养外,还必须对音乐的节奏具备敏锐和鲜明的感觉,即要具有高度的节奏修养。如我们在二胡上连续地拉出一连串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声音,这时无论你的左、右手的演奏技术多么高超,你拉出来的每一个声音音高多么准确、音色多么美妙,则这一连串声音根本就谈不上是音乐,更谈不上有什么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节奏是对比因素有规律的交替出现,是音乐的时间形式,是赋予音乐生命的重要要素。如将“和声”比作人的心脏,将曲调比作人体的肺脏,那么节奏就可以说是人体结构中的筋肉组织,人身体中如没有筋肉组织,则人就没有一点力量、就不能活动。音乐如没有节奏就毫无生气,就毫无意义。不光是音乐需要有节奏,就是当人们在走路和跑步时也需要有节奏。如果一个人走路的步伐没有节奏,那这个人不是病了就是醉了。
音乐是一种时间性的艺术,它不能脱离时间而存在。音乐作品不象绘画与建筑艺术作品那样在一瞥之下就能明了,人们在听一首乐曲时必须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慢慢地感受到。节奏就是在音乐演奏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连串流动的声音的长短、徐疾、强弱、动静等的变化。
作为音乐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节奏,它可以不依靠旋律而独立存在,但旋律却不能脱离节奏。音乐的时间构成因素包括速度、拍节、乐段,是理性的机械因素;而音乐的节奏取决于音乐的动机、韵律的变化及乐句的平衡与否,是无理性的有机因素——音乐的灵魂所在。
韵律和节奏虽然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差别,但在实际应用中则是很难对他们区分的。一般来说,把音的持续时间、即音的长短的不同确定为属于“节奏性质”的一方面,而把音的轻重的不同确定为属于“韵律性质”的一方面。其实“节奏性质”的一方面也包含有音的轻重不同的问题。重音对韵律和节奏来说同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音乐演奏中,我们都把韵律和节奏放在一起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节奏,其实就是包括了韵律和节奏这两方面。
演奏音乐时对节奏的要求,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在演奏中要把每一个音符的时值都奏的非常正确,二是要恰当、合理地安排乐曲中重音的位置和重音的变化要求。下面想分别谈一下这两方面的问题。
音符时值奏得不正确是二胡初学者和没有经过严格的节奏训练的二胡演奏者在演奏中经常出现的毛病。音符时值奏得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演奏一段音符时值相同的快速乐段时一般总是容易越拉越快。
2、在演奏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时音符的时值奏不准确。
3、在演奏弱起小节和连续切分音符的乐句时,常常会出现将拍子提前的现象。
4、在演奏三连音等连音时,各个音的时值奏得不均匀。
5、在演奏一拍四个十六分音符时往往会出现四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不均匀,并且把整个一拍的时值缩短。
重音的多样化是声音色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演奏音乐时节奏感是否强的决定因素。所以把握、安排、演奏好重音是体现所演奏的音乐是否有节奏感、是否有音乐表现力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 。在音乐中一般有五种重音:韵律重音、节奏重音、力度变化重音、速度变化重音和情感重音。
韵律重音并不表示在强拍上要真的奏出与弱拍相对照的重音,而只不过在演奏时对该韵律重音在内心要想一下、要有感觉。把韵律重音奏得听得出来是一种坏的演奏习惯,非常明显的韵律重音总带有一种做作和故意卖弄的味道。
节奏重音表现为一种可以被清楚地感觉到并有规则地反复出现的重音。有意识地突出加强节奏重音的效果听起来不会像非常明显的韵律重音那样令人不安。
力度变化重音表现为有意识地加强一个音值,这种重音完全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来确定,不需要从韵律或节奏的角度来证明它是否正确。
速度变化重音表现为以延长音符时值的方式来加强一个音符。
情感重音表现为当演奏中表情达到高潮时,力度变化重音和速度变化重音同时发生的情况。
节奏鲜明的作品可以从其丰富多彩的重音及其抑扬顿挫的声音变化中明显地感觉到。持续不断没有变化的节奏和过于平稳且又很有规律的重复出现的重音常常会使人以单调、昏昏欲睡的感觉 。节奏与拍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我们不能把节奏与拍子混同起来,乐谱中的小节线往往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容易成为培养良好节奏感的障碍。
小节线的作用是把一部音乐作品按照拍号的要求划分为单元和表示它后面的音值是加强的。小节线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没有小节线初学者就无法学会数拍子,但一旦划分小节的困难被克服后,学生就开始需要对整个乐句的轮廓有所认识而不去理会硬行划分出来的那些小节线,这时小节线就成了妨碍培养学生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最大障碍。儿童或初学者必须学习小节线,而艺术家则必须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