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二胡基础教程(主讲 王云飞)
怎样选择二胡,多少年来一直是广大二胡爱好者所关心的问题,其中关于怎样选择二胡的文章、介绍和经验之谈不计其数。不少拉琴几十年的高手和制琴几十年的名师傅,对怎样选择二胡各有各的说法。所以对一般二胡爱好者来说,都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很难说出一个选琴的统一标准。但有一点是能达成共识的,就是选琴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声学知识、材料学知识、力学知识、美学知识、数学知识和二胡加工制作方面的知识,当然还需要具有二胡演奏上的经验。具备了上面各方面的知识以后,才能在选琴时做到心中有数。
1、高质量的二胡应具备的条件
高质量的二胡应具备选料精、工艺细、音量大、音质纯、灵敏度高和均衡度好等条件。从材料的质量来说,所选用的材料应是纹理顺直、色泽均匀、无疤痕的红木和紫檀木,所选用的蟒皮应皮板匀实、透亮,色泽鲜明,皮质柔韧。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应做到杆体圆滑、光润、正直,琴筒边角匀称,外表整洁、美观,蒙皮松紧度适度,各部件安装角度准确,各装配件之间的配合严密牢固。从声音的质量上来说,要求二胡的发音纯净、优美,无噪音和杂音,声音既要柔和、圆润、明亮,又要醇厚而不混浊。在音质纯、音色美的基础上,要求共鸣好、音量大、传音远。要求在内、外弦各个把位上,无论演奏强音还是弱音,演奏起来既省力而又出音敏感,同时要求在上把、中把、下把、次下把和最下把各个把位上演奏出来的声音的音量较均匀统一。
一般来说,新制作的二胡发音总是比较噪,须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使用,声音才会慢慢好起来。一把制作精良的二胡,如总存放着不用,声音就不会好起来,甚至还会变差。只有经常使用且使用保养得当的二胡,其发出的声音才会越来越好。
2、选择二胡的注意事项
下面将分几个方面来谈一下关于选择二胡时应注意的事项。
(1)选择二胡应注意琴筒的共鸣、共振焦点区域的位置
一把 好的二胡的琴筒其共振、共鸣必须有一个集中的焦点,否则在该二胡上发出的声音必然会散而无神,高音发虚,低音单薄。在拉琴时琴皮振动发音后,声音沿琴筒口向后聚焦并集中在一棱锥状区域内,这个区域的长短变化是随琴筒喇叭口的斜度而变化的,再加上二胡上的音槽的反射共鸣作用(琴筒椭圆形的二胡没有音槽),能使二胡上所发出的音高不同的声音达到均衡统一。其中下把位上的高音在共振焦点区前移时音量大、音质实,在共振焦点区后移时音量小,音质薄。而上把位上的低音的情况就与上述情况相反。为了兼顾二胡上上下各把位上所发出的声音的均衡、统一,琴筒内的共振焦点区域必须处于一个合理的位置上。经验证明共振焦点在琴杆中轴线稍偏后一点的位置为好。简单测定共振焦点区的方法是:试拉琴时左手感觉到琴杆、琴头、琴托有一种贯通的振动感,这时共振的焦点正好落在琴杆中轴线稍偏后一点的地方,另外凭经验也可以听出焦点区域所在的位置。
(2)选择二胡应注意二胡发音上是否存在“破竹篙效应”
一根完好无损的竹篙,敲起来声音很清脆、明亮,一旦竹篙上某一处出现裂口,哪怕是很细的裂口时,竹篙发出的声音就会夹杂着“咝咝”的破音,这是由于竹篙上有裂缝而引起的。这种现象我们称它为 “破竹篙效应”。二胡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材料和制作上的原因,琴筒上有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未被人觉察的细小的缝隙。如这些细小的缝隙未被很好地处理,在二胡上也会出现这种“破竹篙效应”。 “破竹篙效应”一般在二胡发音的尾音中出现,但不是在所有的音上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只有当某一音在导振共振时正好激发“破竹篙效应”时,二胡上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在选琴时确定二胡上是否有“破竹篙效应”, 首先我们可在拉空弦时把耳朵贴在琴杆上仔细听,是否有明显的杂音,然后再在二胡上从低把位到高把位演奏一段乐曲,仔细聆听每一个音,是否有类似“破竹篙”的声音,再仔细检查琴筒上的每一块琴板和每一个制作点。这样就可以避免误选带有“破竹篙效应”的二胡。
(3)选择二胡时应注意发出的声音是否有不实现象
二胡上某一频率的声音出现不实的现象,是二胡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在琴皮厚、琴皮紧的高档二胡上更是多见。在拉琴时,常会出现一个音或者几个音明显的不实,即发出类似泛音一样的声音。有人误以为这是琴弓打滑而引起的现象,其实这是因为琴筒和琴皮的共振在某一频率的音上协调不好,不能产生共鸣而引起的。有的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这种现象可得到缓解或慢慢消失,有的琴则不能。在选琴时我们应注意琴皮要厚薄匀净,琴筒内壁要光洁对称,琴筒上的工艺弧度要圆滑连贯。
(4)选择二胡应注意二胡发音的灵敏度
二胡发音质量的好坏,一般来讲可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是二胡发音的灵敏度和舒适性。在拉二胡时要求二胡的发音灵敏,即琴弓触弦即响(发声),音质纯净丰满,不拖泥带水疲疲沓沓。二是二胡发音的可控制性。在拉二胡时要求琴声能随演奏者的意愿收放自如、得心应手,强奏不“爆”,弱奏不“虚”,高音不“啸”,低音不“咽”。总之在拉琴时要不觉得“吃力”,对二胡的发音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能。
(5)选择二胡应注意二胡的声音具有“穿透力”
评价二胡声音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声音具有 “穿透力”。“穿透力”是二胡的音色、音质、音量的综合指标,也是评价二胡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分析二胡的结构及二胡的发音原理可发现:琴弦振动发音时通过琴马传导至琴皮(振动膜),这时琴皮中央振幅大、频率低,越往边缘振幅就越小、频率就越高;然后琴皮的振动传导至琴筒(扩音筒),这时在琴筒前口的回音反射振动的振幅小、频率高,越往琴筒的后面振幅就越大、频率就越低。在拉琴时,通过弓毛对琴弦的摩檫作用使琴弦产生振动,通过琴马将琴弦的振动传导至琴皮,再将琴皮的震动传导至琴筒,然后通过琴皮、琴筒的共振共鸣作用,再加上琴杆琴托等的共振共鸣作用,使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
声音“穿透力”好的二胡在弓毛与琴弦间产生摩擦而使琴弦振动发音时,所发出的声音的基音要突出,高次谐波的音频要和谐协调,就像一台好的音响,当高、中、低音和谐协调时,才使音响传出的声音具有“穿透力”。音量大的声音并不意味着声音的“穿透力”好,而“穿透力”好的声音不一定音量大。
一把琴声音“穿透力”的好坏有两个简单的指标:一是在试拉琴时,持琴的左手能感觉到琴杆及琴筒和琴头等的震颤感,各把位上发出的声音的音色、音质、音量要协调;二是由一人拉琴,一人由近及远地聆听,要求二胡发出的声音有较好的传远性,且发音悠长、丰满、清晰。
(6)选择二胡应注意其制作艺术美
一把好的二胡应该是一件音色、音质、音量均衡完美的乐器,同时还应该是一件赏心悦目具有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艺术品,让人拉起来顺心,听起来舒心,看起来称心。所以在选琴时既要注重二胡的发音质量,又要重视二胡的制作工艺和二胡的造型艺术。
以下是二胡制作工艺和二胡造型艺术方面的一些指标,在选琴时要倍加注意。
制作尺寸规范:要求琴杆中轴线与琴筒中轴线垂直,琴杆中轴线与两弦轴中轴线分别垂直。琴杆轴心线与琴筒上下孔轴心线与琴托榫眼的轴心线均应保证同心。琴筒内外壁的拼缝角度准确对称,板壁厚度对称均匀,长度精确,工艺弧度圆滑、连贯、流畅。
各部件的装配配合精密:首先,琴杆与琴筒的配合要精确到位,做到配合的松紧度恰到好处;其二,弦轴与琴杆孔的配合也要精确到位,使弦轴与琴杆孔的结合面达到满配合,这样才能既保证调音操作轻松便利,又能保证在演奏中不跑弦;其三,琴杆与琴托的榫眼配合紧密到位,以保证琴托既不前后移位,也不左右挪位。
制作工艺精细:制作工艺总的要求是在保证优美的二胡音色的前提下,做到二胡制作工艺精细,二胡造型艺术完美。使二胡的音色、音质、音量等内在质量能与二胡的外观造型艺术完美地统一。二胡琴筒的制作要求是,琴筒各面板的拼镶、内壁的制作打磨及琴筒外壳的成型抛光都要精细到位,雕刻、拼嵌的做工要精细,琴上所有的沟、槽、线、弧、弯、边、角、孔、榫、眼的加工要细致入微,二胡的整体造型要完美。琴皮的加工处理及蒙皮的工艺必须到位,使琴皮的张力、弹力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