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琴之间的结合也是一个相互熟悉、相互适应的过程。对琴的调整、磨合过程是人琴互相了解的阶段。调琴,是熟悉琴的特点、掌握琴的规律,即识琴的过程。对二胡的调整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针对胡琴的本质音色、音域的宽窄、内外弦的差异、高低把位的音质音量、琴的灵敏度、泛音、按指擦弦的手感等,都是人对琴的基本状况了解与熟悉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二胡达到最好的发音状态,将二胡潜在的品质充分发挥出来。其二是在调整中,确定千斤位置的高低、琴弦有效长度、千斤处琴弦与琴杆之间的距离、选择琴码的材质与形态、滤音垫的材质与安放位置、以及运弓的手法、力度的强弱对琴弦振动的效果、按弦的轻重、揉弦滑音的手法等环节,都是根据个人的手型条件、演奏习惯、音色偏好、功力的深浅而定。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琴的状况适应个人的风格特点。通过对琴的调整,把这两方面的工作完成,就达到了人熟悉琴、琴熟悉人的目的。使人琴关系得到初步的统一和谐。在这个过程中,琴的灵性与人的心性得到初步的沟通,为以后人琴关系的完美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新琴磨合的过程,是将琴的品质、音色完全发挥出来,人的演奏技巧、手法完全体现出来的过程。也是人琴之间深层次沟通相容的过程。赵寒阳老师曾经说过,他原来用的是一把乌木琴,后来换了一把紫檀琴,用了两年时间的培养,才可用于舞台演奏。可见对琴的磨合过程,也是对琴的培养过程。是人琴之间进一步熟悉、相同共融的过程。到了琴的状态最佳、各种技巧的施展能够得心应手。需要什么技术效果,就能表现出来;心里想象什么音色就能奏出那种音色的时候,人琴的磨合过程就全部完成了。赵老师以他的功力对琴的培养还用了两年时间,以我们的的功力肯定需要更长的时间了。
互惠互利,是人琴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当我们买琴之时,希望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用琴的时候,希望琴能够物尽其用,发挥出它自身的最佳品质,展现出琴的风采。琴的特质、琴的灵性得以完美的体现。琴的辉煌是靠人对琴努力付出的结果。而琴对于人的爱也回报颇丰。二胡给人带来欢乐,带来期望,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在演奏二胡中得到了成功的愉悦,取得进步时的成就感、满足感,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在练琴中,人们活动了手指、身体,用心、用脑,起到了健身、健脑的作用。通过二胡音乐艺术的陶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了修为的层次,在心灵深处,受到了真善美的感染。既丰富了精神文化,又升华了情操。这些都是人与二胡的结合所收到的益处。如果追求艺术的更高层次,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其内心的感受就难于言表,这是后话。
这就是人与琴之间的相通、相融、相合的关系。对二胡的挚爱,是这种和谐关系的基础。爱是付出,是向往。从这一点出发,对二胡的爱,年龄无分大小,地位不分高低,经济不论贫富,职业无分专余,在二胡面前都是平等的。如果你是年轻人,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对二胡爱个够,你的生活因此而精彩,此生不留遗憾;如果你是老年人,因种种原因与二胡相见恨晚,今生对二胡爱不够、情未了,也不打紧。若是有来世,早点选择二胡,让你的二胡情结在新的生命轮回中与二胡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