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声,民族乐器创制改革家,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顾问。他为研制和改革我省独特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倾注毕生心血。繁荣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大省的一项内容。为此,我们刊登此文,以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眼前的杨声,很平常,不似想象中从事音乐的人,他却是中国民族乐器葫芦丝的创制人之一。如今,葫芦丝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乐器,同时还成为了一种旅游产品,生产葫芦丝、巴乌的企业和个人作坊,不计其数,葫芦丝的单件产量已跃居世界乐器单件产量之首。谈到这些,杨声说:“我心足矣。只遗憾与我一起研制葫芦丝的张祖豫老师已离我们而去,他要是知道葫芦丝今天的发展,他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安慰的。”
1989年,在中国首届乐器博览会上,杨声带去参展的葫芦丝、巴乌、古陶埙、弓笛被列为国家乐器珍品。除这4种乐器外,包括洞巴、俄比、波搏、二胡、琵琶在内的所有乐器在博览会上被人们抢购一空。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采访杨声的新闻,轻工部领导、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王湘、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张连庸都分别看望杨声,并对杨声所作的一切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云南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品开发公司与四川广播大学共同拍摄电影、电视音乐片《神州音韵》,介绍弓笛、古陶埙、葫芦丝、巴乌、古琴。中唱成都音像公司根据《神州音韵》中的部分乐曲改编出版发行了磁带《中国竹乐》,此磁带成为当年中国十大畅销带第3名。2000年,杨声与云南音像公司合作出版发行了由中国国家教委艺委会主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赵沨题写的《真传葫芦丝巴乌跟我学》教学片,在中国乐器博览会上,创造两天销售800多盘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