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是一种世界性的乐器,它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而且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考古发现可知,早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骨制的笛子。由于笛子的构造十分简单,因此任何民族都有可能把它发明出来,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笛子出现。
中国乐器中的笛、箫以及西洋乐器中的长笛、短笛、直笛(香港人习惯称牧童笛)都是我们常见的笛子家族成员。大多数的笛子都是价格便宜,携带方便,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小学音乐课也需要学习直笛,香港也不例外。
笛擅长演奏优美抒情的旋律,常在器乐合奏中担任领奏。在昆曲、京剧等地方戏的过场曲牌中伴奏,多用D调,音域a1-b3。演奏技巧有叠音、历音、滑音、打音、颤音等。传统乐曲有《姑苏行》、《三五七》、《早晨》、《秋湖月夜》等 (一)笛子的构造与种类
笛子大多用竹子做成.笛身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和两个后出音孔(又称穿绳孔),有些笛子还有前出音孔(双称调音孔)。笛子大体划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曲笛,另一类为梆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