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些学习归为“音质学习”类,另一类学习归为“技术学习”类,还有什么“音准学习”类,等等,这种作法是不明智的。所有的学习都是音质的学习,不论其记谱中的音符是快还是慢,都要以正确的音准和干净利落的技术去演奏它。假如为了适应某些演奏的需要,强调了某些特殊练习,那么应该提醒学生,其它要素对于奏出良好的音乐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口型应该稳固结实,但是不应发紧,周边的压力应该平衡均匀,宛如一条拉开的橡皮带环绕于笛头的四周。下巴的肌肉应与口角的肌肉相结合,根据需要牢牢地控制住哨片。下面推荐的方法有助于确立基本的口型:
1、上齿牢牢地放在苗头上。感觉此点负担起了头部的重量。
2、嘴角向笛头收拢,下巴肌肉支撑嘴唇,将其推至哨片的表面。
3、保持下颌向前的姿态,如果牙齿聚拢的话前排牙齿会合在一起。
4、笛头塞入口中的含量取决于笛头刮面的长度。下唇表面触及哨片的部位应居于哨片与笛头分离长度的中心点。选择准确位置的最佳方法是反复试验。
5、略微垂落下颌,只要能防止下齿咬入嘴唇即可。在不用齿咬的前提下;下巴肌肉坚实牢固。这是下巴肌肉发展中最最重要的。
气息控制和支撑极为重要。保持胸腔的扩张,使其成为盛装空气的大“容器”。当腰围向四周扩张时,这一姿势应保持不变。有三个应该考虑的部位:1、腹部向前推移;2、腹部两侧的区域向外推出;3、“臀袋”区的后背肌肉恢复原状。这一过程可以按照所指示的分三个步骤练习,但是,最后要做到使用一个动作扩张整个腰围。
在整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做到有确实实在的感觉,另一方面又要使感觉松弛。咽喉和脖子肌肉始终应保持放松。如果气息支撑气流按所需要的速率到达笛头,那么开启和松弛的咽喉是奏出结实音色的基本条件。音量的大小应当由来自横隔膜的气息压力控制,而不应采取收缩或放松嘴唇压力的方法。思考一下弱奏时的慢送气,当需要加大音量时加快气流的速度。
自然颤音是萨克管音色的一个基本特征,通过下颌上下的微小动作奏出自然颤音,不过在口型姿势方面不能有什么变化。在学习发展阶段,奏出的自然颤音可能相当的不理想,但是应该逐步改善和加强对它的控制,直到奏出美妙流畅的声音为止。最终的结果是,下巴的动作幅度十分微小,肉眼几乎很难看出其动作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