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法是:对于铜管乐器的吹奏,面部肌肉要放松,保持自然演奏状态,号嘴放的位置要放在嘴的中间位置,吹奏中音时上下唇各占二分之一(有的是占三分之一,可以因人而异,但我个人认为占二分之一较好);在吹奏高音时上唇占三分之一,下唇占三分之二,并将唇肌稍稍往后拉,运气要少而集中一些;在吹奏低音时可以稍稍将号嘴往上移一点,下唇占三分之一左右(根据音色调整),同时放松唇肌略往前送,保持双唇振动均匀,运气则多而缓一些。对于木管乐器的吹奏,在部肌肉要放松,保持自然演奏状态下,如黑管、萨克斯等乐器,下唇要含在哨面的三分之二处,上唇则自然的靠在笛头四分之三处,并将下唇轻垫在下齿上,这样上下唇大体相对,唇肌、口角肌同时向嘴角方同收缩,双唇既有合扰的力,又有张开的力,对哨片保持适当的压力,不必含的太紧,应松弛、自然。不管是哪一类的管乐器,在吹奏过程中,口型的变化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这种调整包括唇部对号嘴、哨片、笛身压力的大小,但任何调整都应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并需与气息的运用密切配合。
在训练铜管乐时,特别是在刚入门训练时遇到的常见的一些问题与我的做法,当然"学海无涯",这只是我粗浅的一点认识。其实我们在铜管乐训练当中还经常会遇到很多部问题,比如说配器问题、队列问题、音响的和协问题,这些都涉及到管乐教学其他方面的问题,这有待于我们同行共同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