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5日下午16:30分,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落成庆典音乐会拉开了帷幕。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阎拓时
音乐会上半场指挥为关乃忠,由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担任演奏。宋飞的二胡独奏《除夕》、曹德维的京胡独奏《夜深沉》,张维良的笛子独奏《小放牛》,王中山的古筝独奏《河南小曲》逐个登场,名家云集,星光璀璨。
宋飞二胡独奏《除夕》
张维良笛子独奏《小放牛》
曹德维京胡独奏《夜深沉》
王中山古筝独奏《河南小曲》
担纲下半场演奏的是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由杨又青执棒。众多的歌唱家也一一献艺,吴碧霞的经典曲目《纸醉金迷》(选自歌剧《坎弟德》)、宋祖英的《今日苗山歌最多》、汤灿的《红旗飘扬》等将音乐会带进高潮。
吴碧霞演唱《纸醉金迷》
宋祖英演唱《今日苗山歌最多》
汤灿演唱《红旗飘扬》
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的建设工程2005年被确立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历时三年,于2008年9月基本竣工,总投资1.26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39万平方米,椭圆型结构。其内部包含:一个970个座位的音乐厅;一个330个座位的歌剧厅;以及一个能容纳100人大型乐队的排练厅。总体设计风格和理念参考了国内、外许多著名音乐厅的设计。2008年10月,音乐厅开始试运行,半年多来,经过几次声学效果测试,专家们普遍反映,音乐厅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声学效果和专业化设施在北京地区目前处于顶尖水平。国音堂的建成不仅为中国音乐学院改善了办学条件,同时也为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和窗口。
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外景
作为中国民族音乐对外文化交流和艺术沟通的重要桥梁,国音堂是奥北文化圈中,继鸟巢、水立方之后,与北京城市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又一重要文化设施。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将搭载民族音乐的国粹精华,承载中国音乐学院数十年的办学成果,践行温家宝总理“民族音乐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