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数千名考生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聚集在通川区一小,准备艺术考级。记者从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达州工作站获悉,我市本次考生共有3000多名,最大的19岁,最小的仅5岁。其中报考乐器类、舞蹈类的考生居多,报考美术书法和声乐的考生较少,美术书法有200余人,声乐有80人。市文化局分管艺术考级的负责人雷先生告诉记者,达州“学艺”考级的学生每年稳中有升,特别是舞蹈类发展迅猛,2003年,我市仅有100余名考生报考舞蹈类,而今年有近2000人。民乐器方面,学古筝、二胡、琵琶的学生较多;西洋乐器方面,学钢琴、小提琴的考生相对多些。
记者在现场发现,大多数考生都是家长陪同来的,个别考生有好几个大人陪同,也有极个别考生没有家长陪同。一名拉二胡的考生告诉记者,父母有事不在家,她去年来考过级,所以一个人来考级一点都不害怕。有的孩子“学艺”两门以上。一位小女孩匆匆考完钢琴后,又急着去另一考场考舞蹈。
邱女士的女儿今年11岁,第一次考二胡第五级。邱女士告诉记者,女儿7岁多就开始学二胡,平时断断续续地学,回家很少练。“由于没有考级压力,女儿学得不是很认真,长进不大。自从决定要让女儿考级后,女儿学习二胡的劲头足了,在家练习的时间也多了。因此,我认为孩子‘学艺’就要考级。”邱女士如是说。
雷先生告诉记者,学生“学艺”考级不是目的,主要是给孩子一种动力,通过逐级考级,可以提高孩子学习乐趣,增强学习动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家长支持孩子“学艺”,并不是为了孩子将来升学加分,更多的是想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一位美术专业老师认为,如果条件允许,鼓励孩子学习一两门乐器,对其全面发展有帮助。
专家点评考级不合格原因
记者从达州考级站了解到,根据历年的考级情况来看,全市艺术考级的合格率在85%左右。据悉,本次考级的老师都是省考委专家,他们都是大学教授。
据有关考评专家介绍,达州站考生考级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节奏不规范、混乱,错音太多,有的考生不能完整地流畅地弹奏曲子。川音教授周岳琴是琵琶考级的评委。记者在现场看到,周教授给一名报考六级的考生的结论是“不合格”,并作了细致点评:“轮”没练出来,弹奏不流畅,错音较多,切分音节奏不对,音色太差,弹琴太慌。
雷先生建议,选择乐器时,最好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定,因为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乐器,孩子才会认真学习,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据悉,达州考级站设立已有16年了,吸引了不少外地考生到我市考级,如巴中、通江、平昌、遂宁等地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