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乐评人伯纳德·荷兰以高度赞誉的笔触评价了齐曼诺夫斯基四重奏在2008年3月16日纽约上流人士聚集地——弗里克美术收藏馆的音乐会。这支新生代中最富魅力气质的弦乐四重奏组合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还属新鲜面孔,10月6日晚8点,齐曼诺夫斯基四重奏将首次登临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点燃激情弦烧的岁月,为金秋的星海舞台平添一缕室内乐的精致韵味。
其实像弦乐四重奏这样的室内乐音乐会在广州乃至全国都不常见,相较交响乐在国内的普及,室内乐的发展还非常不成熟。这种音乐形式源于西洋宫廷和贵族沙龙,喜爱古典音乐的公卿王侯达官贵人以及具有出色音乐才能的贵族,常在宫廷、家庭和沙龙中举行各种形式的室内乐演奏会,作曲家为这样的演出谱写了大量优美的室内乐作品。一些演奏形式如弦乐四重奏等,天长日久,也作为固定的室内乐样式保留流传下来。室内乐,曾给人一种曲高和寡的感觉,虽然它没有交响乐的宏伟气势,也没有独奏音乐会的鲜明特色,但她对音乐的处理、表达要求更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比独奏,比交响乐更为复杂的音乐表现形式,完全依靠几个演奏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完美协调。此次星海音乐厅精心策划的齐曼诺夫斯基弦乐四重奏音乐会正是叩响了室内乐在广州普及的一扇窗, 旨在提升广州古典乐迷的“赏乐”境界,因而对观众来说,欣赏这种精致而优雅的室内乐时,更需要从看气势磅礴、激动人心的交响乐时的那种看热闹中静下心来,品味出室内乐在那些精致纤细、优雅迷人中透露出来的门道。
作为一只成立于1995年的年轻团体,齐曼诺夫斯基四重奏拥有4位生于70/80年代的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家,分属小提、中提、大提3个声部,凭借天生具备的忧郁与激情并存的波兰气质,在国际古典乐坛异军突起,斩获无数大奖,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的“Vittorio Gui”大赛一等奖;德国汉诺威的“纪念肖斯塔科维奇”大赛一等奖;大阪国际室内乐大赛和墨尔本国际室内乐大赛二等奖,并在这两个大赛上都获得了“听众选择”奖等等。这个组合是世界各地音乐节的常客,包括BBC逍遥音乐会、德国石荷州音乐节,莱茵高音乐节等,他们还在法国巴黎、里昂、格勒诺布尔等地举办音乐会,也曾应邀在澳大利亚各地巡演,还曾经登上过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伦敦魏格莫尔音乐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柏林音乐会堂的舞台。今年10月,重奏团第二次被邀请出席利沃夫音乐节,这一座落在乌克兰和波兰边境,被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小城举办的著名室内乐音乐节。此外,除了星海之旅,他们此次的中国之行还包括10月9日即将开幕的第二十三届澳门国际音乐节。
得名于20世纪波兰作曲巨擎卡罗尔·齐曼诺夫斯基,四重奏团与齐曼诺夫斯基有着不解之缘,除了大量演绎和录制这位既肖邦之后波兰最伟大作曲家的作品,2005年齐曼诺夫斯基四重奏荣获了波兰“卡罗尔·齐曼诺夫斯基基金会”颁发的“齐曼诺夫斯基奖”,之前获得这一奖项的人物包括西蒙·拉特尔爵士等,而这是基金会首次将此项殊荣颁发给一个弦乐四重奏团体。2007年重奏团迎来一个特殊的庆祝时刻,为纪念作曲家齐曼诺夫斯基125周年诞辰及逝世70周年,他们在2007/2008演出季中举办了多场以作曲家的弦乐四重奏及塔兰泰拉夜曲为主题的作品纪念音乐会。10月6日的音乐会上,齐曼诺夫斯基四重奏将原汁原味地演绎这首保留曲目——塔兰泰拉夜曲,曾有媒体评论,“齐曼诺夫斯基四重奏最耀眼之处便是在演奏mastered and the quartet showed its dynamic groupthink.齐曼诺夫斯基夜曲上,这一原先为钢琴和小提琴而写的作品,在他们演绎下The score is vigorous and chal-充满活力,同时兼有温暖的味道。”
除了齐曼诺夫斯基四重奏的看家本领——塔兰泰拉夜曲,此次星海音乐厅在曲目选取上可谓十分考究,兼备艺术性和亲民性,横跨维也纳古典乐派及现代探戈。“为了200年的纪念”,2009年适逢海顿和门德尔松逝世及诞辰200周年,重奏团将特别奉上两位作曲大师的弦乐四重奏作品,演绎弓弦上的光明与喜悦;同时,脍炙人口的皮亚佐拉探戈四重奏将引领观众踏上激情四射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