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2点,在朝阳小剧场里,闻讯而来的乐迷和粉丝们济济一堂,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王纪宴老师一边播放CD,一边手舞足蹈地向台下的听众们讲述“演奏家的表演和人格魅力”。作为今年艺术讲堂的第一讲,本场讲堂为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公益教育项目打响头炮,也为金秋即将到来的音乐节演出季奏响序曲。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首场艺术讲堂现场
据了解,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艺术讲堂推陈出新、旁征博引,从音乐的原点辐射到多文化、多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题材新颖,耐人寻味,为广大乐迷所翘首期待。
艺术讲堂之《演奏家的表演和人格魅力》
四处课堂
从最早面向音乐专业院校学生的大师班,到去年新开辟的“艺术讲堂”,从讲堂地点到主讲嘉宾,音乐节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今年艺术讲堂的五堂课分别安排在朝阳区小剧场、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大学;王纪宴、李六乙、费菁、郑新文、大卫·卡西尔、刘雪枫,六位主讲嘉宾堪称最高级别的音乐爱好者,而在音乐圈外自己的领域也都术有专攻,他们对音乐艺术的赤诚情感与深度研究,应该会产生区别于一般音乐家讲解的理想效果。
五场大课
《演奏家的表演和人格魅力》《当代音乐与多元文化》《金融危机中的音乐生存》《莎士比亚与威尔第歌剧》《“海顿爸爸”的清唱剧与弥撒曲》只要看看艺术讲堂的主题内容,兴趣和热情便会油然而生。这些讲堂内容,突破音乐本体的局限,将以更具广度与深度的人文观照,解读音乐中的文化密码。因为主讲嘉宾的身份、职业,他们所选取的角度和侧重的方位,独特而新颖,他们的语言和表情,更贴近普通爱乐者,将更具亲和力与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