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2009北京合唱节专题
江苏江阴人。1945年参加新四军,入山东大学文艺系,后任部队文工团指挥。解放后任电影乐团指挥,为《龙须沟》等几十部电影录配了音乐。1955年赴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师从著名指挥家金兹布尔克。这期间曾多次举行交响音乐会,演出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并指挥全苏广播交响乐团演出中国作品专场。1961年回国任上海交响乐团指挥,经常举行中外交响音乐会,曾指挥歌剧《蝴蝶夫人》、舞剧《三角帽》、《葛蓓莉亚》等的演出。1975年随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访问演出,都获得好评。他的指挥稳重、清晰,而有气魄;处理作品细致、深刻,富有激情。
85岁高龄的指挥家曹鹏,受邀担任上海市“庆祝交响大合唱《黄河》诞生70周年纪念特别节目”总指挥,近日正在紧张排练之中。
这场演出不容易,除了乐队,还有四百多支合唱队组成的两万人合唱团。而曹鹏在接下这个任务之时,离演出只有两个月。
曹老目前常年负责三支乐队——上海交大交响乐团、南洋模范中学交响乐团以及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排练演出。每年他都要为这三支乐团制订详细的排演计划。暑假本来就是每年能对学生乐团进行集中训练的难得的黄金时段,下旬他还将率领交大乐团赴美国巡演。但当得知是纪念《黄河》演出,曹老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原因很简单,曹老年轻时参加新四军打日本鬼子军,就曾和战友们唱着《黄河船夫曲》,在激流中抢渡黄河。而这又是中国交响大合唱中的最经典作品,曹老把它比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贝九”,已经无数次指挥演出。
乐队是上海交响乐团,曹老不必多费精力。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合唱队。自从接下任务,他每周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各个合唱团参与排练。上周四他到文新大厦为女记者合唱团排练,边排练边给大家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排练《黄水谣》时,他说“这里是要哭着唱的”,讲到《黄河船夫曲》,他说“冼星海在这里运用了只有四个音符的‘主导动机’——很高级的作曲手法……”就这样边讲解边指挥边提出要求,合唱队员们就像听课一样,非但学到很多知识,还很快掌握了演唱方法,排练变得充满趣味,进度大大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