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音乐学习网已派记者组赴重庆,将对于19日开幕的第七届金钟奖合唱比赛 全程录制和报道,专题近日推出,敬请关注!
相关链接:2009北京合唱节专题【视频 图集】
一边树权威一边抓普及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承办的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面展开,将于11月20日至27日在广州进行复赛、半决赛和总决赛。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由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本着整合资源、统筹兼顾、做大做强的原则,总结经验,继承创新,以确保金钟奖赛事活动的高质量和权威性。
根据当前音乐界实际情况和需要,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奖项设置方面设表演奖、终身成就奖两大子项目。其中表演奖包括:在广州市举办的钢琴比赛、室内乐铜管、木管五重奏比赛和声乐演唱比赛,在扬州市和南京市举办的二胡比赛、古筝比赛、民族管乐比赛,在重庆市举办的合唱比赛,在深圳市举办的流行音乐大赛。全部比赛结束后,将在广州举行总颁奖晚会。本届金钟奖是报送选手覆盖面最广、代表性最强、选手质量优良、反响最为积极的一届。
一边永久落户一边遍地开花
2003年以来,金钟奖在广州连续4届取得圆满成功,使得广州成为年轻音乐家的摇篮和推选优秀音乐作品的重要平台,也成为老一辈音乐家的圆梦之地。
在举办金钟奖过程中,各地在办好专业性的音乐比赛项目的基础上,注重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使金钟奖走出了象牙塔,得到各地人民群众的认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深圳市将本届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作为深圳市政府和中国音协共建5年的“音乐文化工程”的重要项目来抓,在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的举办过程中,充分结合深圳领改革开放之先的城市文化特质,希望通过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打造流行音乐的先锋城市。如火如荼的金钟流行音乐电视大赛,已经成为深圳卫视的拳头栏目。
江苏省延续上届金钟奖民乐比赛的良好势头,在举行金钟奖民乐比赛的同时,同期举办民乐节等系列相关活动,汇聚民乐界的名家、新秀,共创民乐发展的继承与创新,使金钟奖比赛成为积极促进民乐发展的最高权威的国家级专业赛事,同时也使南京、扬州民乐古都的城市文化内涵不断延续。
重庆市长期以来具有良好的群众合唱文化基础,本届金钟奖合唱比赛在重庆的举办,将充分依靠重庆良好的文化建设软硬件资源,汇聚全国约50支合唱团队,共计千余人,将在山城放歌,共同祝福新中国六十华诞。
广州市则通过实行免费和低票价观摩、志愿家庭接待选手、举办公众论坛、举行专题音乐讲座等主题活动形式,将金钟奖赛事与市民文化建设相结合。另外,在本届金钟奖赛事举办期间,还将举办第五届羊城新秀歌手大奖赛以及第十届广州文化市场文艺调演、“珠江·恺撒堡”钢琴全国青少年大赛等丰富赛事。在金钟奖期间,除了举办开幕式、颁奖音乐会之外,还策划举办了一系列的群众性“迎金钟、贺金钟、闹金钟”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音乐实践与体验。通过音乐的陶冶和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市民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对培育观众、培育艺术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边减肥一边增重
近年来,中国音乐金钟奖的科学性、综合性、专业性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中国音乐事业的“龙头工程”,文化品牌的效应不断增强。
金钟奖是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组委会始终维护金钟奖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引领性的原则。在评委的构成上,中国音协对每个评委都经过严格挑选,邀请音乐领域最权威、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专家,并在比赛之前严格保密。各承办地都严格遵守组委会的统一部署,自觉维护和尊重评委的评选结果,以此确保金钟奖比赛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在成功举办6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得本届金钟奖组织工作和奖项设置更加科学,综合性、专业性进一步提高。合唱、流行音乐等纳入了比赛和评选范围。举办周期却从原来的每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 使比赛周期更加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比赛项目分常设项目和非常设项目,每届进行轮换,以促进各门类音乐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音乐金钟尽其所能地轰鸣——金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金钟。(记者 赵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