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第二届‘卡西欧杯’全国电子琴考级优秀选手展演 专题【视频 图集】
《回到未来》《春舞》《青花瓷》《Navigators》《暮望黄昏》《能动》《第二交响乐第三乐章》《威风堂堂进行曲》……一首首风格不同的曲目从5位双排键电子琴演员的指尖流出,观众席中的小选手一个个兴致高昂:电子琴的花样还真不少!
从8月23日的开幕演出开始,“第二届‘卡西欧杯’全国电子琴考级优秀选手展演”就让参展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感到不虚此行。经过3天“激情四溢”的比拼,来自全国34个省份的356名优秀考生在4个组别共产生10名金奖、20名银奖、30名铜奖;同时,还有32位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教师奖,13家报送单位获得组织奖。这次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大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活动8月27日在大连市第44中学音乐厅落下帷幕。
音乐考级这些年饱受非议,很大原因在于孩子在考级的过程中得到的除了证书还是证书。证书8级10级在手的孩子不是少数,但真到了实演时,“小天才”们却总是“阴沟里翻船”。对此,本次展演的评委芦小鸥、王晓莲、王葆栋、赵易山、李未明等评委也表示:考级的孩子缺少交流的平台确实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暴露出了不少选手存在过于紧张、音量太大、动作太花哨、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作品等问题,但展演无疑给了选手们交朋友、展现音乐的舞台和空间,电子琴考级也真正“立体”了起来。
高级组金奖得主之一宋健恺的妈妈本来是抱着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带孩子来参加展演的,但活动结束后,宋健恺却告诉妈妈自己回去希望能向专业方向发展;获得初级组金奖的姚天舒感到展演带给他最多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信心”;沟通、谦让、团结和合作是重奏组金奖容蓉、沈凌儿、雷雅婧、滕嘉婧的制胜法宝。惟一来自青海的选手王子斌在自己的表演结束后一直在赛场门外看着其他选手的表现,陪在他身边的63岁的外公说:“我们在青海几乎没有这样高水准、高级别的演出,让孩子开开眼是惟一的目的”。……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陈滨从“第一届全国电子琴考级优秀考生展演”时的观众变成了本届展演的“优秀教师奖”。整个比赛过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赛从第一轮就非常的激烈,选手们的水平都很接近,但竞争是残酷的,只有30%的人进入了第二轮的决赛。决赛进行了现场打分,紧张的空气弥漫在赛场,这是心理素质的对决,只有能正常发挥水平的选手才笑到了最后。希望这样的比赛能经常举办,给更多的学生以施展才华和锻炼心理素质的平台”!
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表示:中国音协也在努力尝试通过展演让电子琴考级不再只是一纸证书。全国电子琴考级优秀选手展演始于2006年,每三年一届,增加专业演奏演员的“现场示范”、增设了重奏组、在半决赛中加入自编曲目、评委公开点评等方式都是力求及时纠正了电子琴演奏及电子琴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与误区,引导电子琴演奏和教学走向科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