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太室内乐比赛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角逐之后在墨尔本音乐中心落下了帷幕。来自中国、日本、新西兰、韩国与澳大利亚的12组弦乐四重奏与钢琴三重奏的参赛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由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朱楣副教授、附中小提琴专业教师马凯怡、管弦系07级大提琴专业学生潘龑三人组成的Nibbana Trio (徽音三重奏)组合最终在决赛中以娴熟的技巧和默契的配合,凭借着一曲“勃拉姆斯的第八号B大调钢琴三重奏”折服评委及在场观众,摘取了此项大赛第一名的桂冠。这是中国室内乐组合在该类国际比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比赛成绩被《澳洲人报》以及澳大利亚国家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报道。
三重奏组合钢琴手朱楣说:“参赛组于去年12月份参加亚太室内乐选拔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徽音三重奏组最终获得了第一名。这次的比赛选手水平很高,比如韩国组合的三位选手均来自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是著名小提琴家迪雷的学生;新西兰的组合是美国卡罗拉多大学的驻院重奏组,由享誉世界的Takas四重奏指导。我们能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胜出感到非常高兴。能聆听到其他乐手的不同风格是本次比赛值得铭记的经历之一”。马凯怡则说:“在排练时,总会忍不住停下来倾听电台直播其他参赛者的比赛现场音乐会。我听到了很多不同风格的演奏,有些非常清晰干净,有些非常感人,有些如此热情,而成功的演奏是要找到所有要素的最佳平衡点,既要保证音乐情绪的多样化、又要保证掌握作曲家的风格,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作品而给予不同的声音,而所有这些因素就塑造了每个组合的个性。而室内乐演奏的难关是让所有成员都默契地演奏在相同的想法里。”
比赛结束之后,澳大利亚众多媒体对中国参赛队获奖进行了广泛报道。大赛评委团主席Carl Vin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Nibbana组合是本次比赛三重奏组合里最具平衡感与音乐性的参赛组。某权威评论员说,来自中国的Nibbana Trio(徽音三重奏)组合完美阐释了勃拉姆斯的B大调钢琴三重奏(作品第八号),钢琴家朱楣巧妙的音量控制与马凯怡的富有弹性的演奏配合得恰到好处。Nibbana三重奏已经磨合成为了一个同时具有各人个性与共同思想凝聚力的高水平组合。《澳洲人报》则认为,室内乐组合一般要经过数十年的合作才能尽善尽美,而本次在墨尔本举行的亚太室内音乐大赛的获胜者中国却只合作了6个月之久,实在值得赞叹。(供稿 吴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