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和内地青少年交流越来越频密,但在活动策划和组织上,内地距离香港还有距离。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升级改造后,将更重视深港青少年活动之间的交流。除了新场馆建设,如何学习香港交流营的优点,并发挥两地交流营各自的特点,成为摆在面前的新课题。
7月18日到8月7日,亚洲青年管弦乐团排练营在香港举行,为青年音乐家提供了交流机会。
香港和内地青少年交流越来越频密,但在活动策划和组织上,内地距离香港还有距离。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升级改造后,将更重视深港青少年活动之间的交流。除了新场馆建设,如何学习香港交流营的优点,并发挥两地交流营各自的特点,成为摆在面前的新课题。
“深港之间针对青少年的交流营,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达到一个高潮,那时两地青少年都急切想了解对方的情况,但近年来似乎有所减少。”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刘老师说。他一直关注青少年活动,认为香港的交流营和内地确实存在很大不同。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参加者的年龄不同。”刘老师说,内地参加交流营的学生,主要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二,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最多。因为初三以上的学生,都面临着考试竞争和学习压力。但香港不一样,参加交流营的很多都是高中生乃至大学生。
香港大学生黄冠麟对此表示赞同。他介绍,香港青少年交流营参加者以中学以上的学生居多,且很多活动都会侧重社会服务,特别是很多大专院校的学生,会到内地很多地方去旅游、调研或从事义务教育。
今年暑假,黄冠麟就到了四川实地调查,为进一步组织同学援助地震灾区重建做好功课。去年汶川大地震后,香港许多高校学子联合成立“香港青年赴川救灾大行动”组织,作为骨干成员之一,来自城市大学的黄冠麟多次和同学深入灾区,和当地政府沟通了解重建所需,这个暑假他再次到灾区调研“这次利用暑假到四川来我觉得意义重大,可以了解当地的近况,为我们下一次的行动确定目标”,黄冠麟说。
“正儿八经”VS“游戏音乐”
与黄冠麟不同,来自内地的钟毓琪、顾昕走的是一条相反路线。
暑假结束了,广州少年宫合唱团团员钟毓琪依依不舍告别香港暑期音乐营。音乐营活泼、充满趣味性的特色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钟毓琪说,音乐营并不是枯燥的练声和体型训练,也不是周而复始的曲目训练,而是将趣味性、音乐知识及曲目训练结合。通常见面的第一天不会排练,而是玩游戏,20分钟游戏下来,大家一下就熟悉了,交换E m ail,互通M SN比比皆是。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顾昕,去年入围世界80名优秀青年,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国际青年合唱团训练营。对比香港与内地合唱训练的区别,她认为就是“正儿八经”V S“游戏音乐”。练声环节中,大家不是一味吊嗓子,而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唱着练声曲目相互问候打招呼,休息环节不是各自坐着发呆或聊天,而是将按摩元素运用其中,大家排成环形彼此按摩肩背,在欢笑声中放松身心“不止交流音乐还可以交流按摩手法。”
深圳的交流营也在改变
内地和香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密,但在活动策划和组织上,内地距离香港还有一段距离。
香港青年促进会是一个积极推动深港两地青年交流的民间组织,主席杨子熙曾多次率团到深圳参观、调研。去年该协会就组织香港青少年到内地考察“我们主要是通过调研,发现香港和内地文化的差别。”杨子熙说。
说起两地交流营的差别,杨子熙认为,香港的交流营会更重视深入调研和交流,要求学生融入当地社会。比如到了深圳,就让他们去坐公交车、搭的士、跟市民聊天,拿到第一手信息。现在也有组织内地学生到香港,拜访、参观的多,很少能真正融入社会中。他认为香港这座城市本身有很多特色值得了解,比如小摊贩制度,文化艺术创意中心,乃至它的警察队伍等。
不过,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刘老师认为,近两年来深圳交流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确实多以参观交流为主,现在的交流营也在往拓展训练、亲子活动乃至心理矫正等发展。比如,现在的戒除网瘾交流营就很火。一些安全教育、体能训练,乃至亲子关系的培养,在学校都没有专门学习,现在深圳正在兴起,也是学习香港较为成熟的做法。
国际合唱联盟副董事唐少伟先生介绍,有策划和组织好的青少年活动,对比现今充满不良诱惑的社会活动,有其必要的引导性。以艺术学习为例,每周固定的课外活动和学习让青少年要用一定时间参与其中,如果青少年确实对艺术感兴趣,并在当中得到满足感和收获,继而投入到艺术中,吸毒、犯罪的机会都会大大减少。
香港多数活动由社团发起
香港的交流营为何成功?多名受访者都认为,这和香港社会组织的成熟和完善是分不开的。
唐少伟介绍,香港青少年课余活动的发起者有学校,也有社团,而社团占更大比例。尤其在假期,几乎所有活动都是社团主动联系学校或在社会上吸引学生参加。据了解,香港的童军、青少年协进会、促进会,乃至各种学校组织等,对学生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覆盖非常全面,甚至对一些边缘少年的覆盖都非常到位。比如对吸毒者、网瘾者都有很专业、规范的戒除交流营。
青少年活动的作用被香港众多社团组织重视,他们也在不停与外界交流和取经,引进更多有趣有用的方法和活动。唐少伟透露,香港来年会借鉴更多国际音乐营经验,例如组织各国合唱好手在一周内排出一部著名歌剧,另外还会与内地及他国合唱界合作,计划于明年7月发起世界合唱日,参与的城市和团体在约定时间里响起合唱歌声。
相对来说,深圳这方面的力量存在不足,大多数活动都是由官方来组织。“这就造成一个缺陷,很多活动都是应景性的,比如上面传达了哪些精神,开展了哪些活动,下面就赶紧将学生组织起来开展类似的活动。”刘老师说,这些活动一方面主题比较单一,另外也很容易变成一阵风,而不是像香港那样,有成熟、专业地机构来稳定地推动。
他山之石
香港青少年服务注重社区
香港的青少年服务很重视社区。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2008年中数字,香港0-24岁人口有180多万人,占总人口25.9%.按资助规划,每区有10万-15万青少年,就有1所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
香港小童群益会就是一个以社区服务为本的团体。相比内地众多的青少年宫(活动中心),小童群益会在出发点、内容、数量和距离上,都更能最大程度地贴近社区青少年。群益会助理总干事何婉华说,他们共有62个服务单位遍布各区,其中包括20所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3所儿童中心和一所非资助中心分布于香港17个地区;提供包括综合服务、图书馆、学前教育、青少年外展等众多服务,除了帮助青少年社教化和品德培育等,更是回应社区需要。
无论假期还是日常,群益会都准备许多丰富活动,以及紧贴社会现状的特别节目给青少年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