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中国音乐学院爵士鼓考级配套视频讲解/lesson/kj_jsg/index2.htm
“激越豪放的大鼓、悠扬平和的马林巴、神秘莫测的颤音琴、狂澜跃动的非洲鼓……这
次来广州,我们会用跨越亚、非、美、欧各洲风格的两百多件乐器击打出一幅流光溢彩的
世界打击乐全景。”前日到广州为音乐会造势的李飚透露,作曲家郭文景为纪念汶川地震
创作的打击乐协奏曲《山之祭》、李飚创作的鼓乐《鼓动》,都将登上广州舞台。
时间:10月7日
地点:星海音乐厅
10月7日晚,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李飚及其打击乐团将携带超过5吨的珍奇乐器亮相星海音
乐厅,将黄金周的广州观众带入丰富多彩的世界节奏之旅。前天下午,到广州为这场音乐会
造势的李飚承诺将上演几首国内乃至全世界首演的作品,要将每件打击乐器发挥到极致。
华人骄傲的打手
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青年演奏家不停地敲打着鼓面,节奏明快、极具冲击力
的击打声,雄壮处似万马奔腾,空灵时似委婉诉说,他就是被人们戏称为“打手”的著名演
奏家李飚。
作为迄今唯一在国际上获奖的华人打击乐手和世界三位全职打击乐演奏家之一,李飚在
全球拥有极高知名度和无数粉丝,并兼任着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德国柏林国立音乐学院终身
教授。2005年,李飚成立了打击乐团“李飚和他的朋友们”,成员来自世界各地,音乐风格
也涵盖古典、爵士、流行等等。几年来,李飚打击乐团的演出已经遍及世界各地,许多作曲
家都专门为他们谱写音乐作品。
自定义“非古典、非流行”
“打击乐音乐会的观众很愿意听到不同寻常的新东西”,眉宇间透露着英武的李飚,把
自己定义为“非古典”、“非流行”的音乐家。他说自己特别希望古典音乐能像流行音乐、
摇滚音乐那样,呼天唤地,让台下那么多人全身心地陷进去、迷进去。
瓶瓶罐罐
也能敲出音符
李飚认为,节奏和打击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不起眼的瓶瓶罐罐能敲出动人音符,
就连人的身体也是很不错的乐器。演出中,李飚总喜欢套着宽松的衣服,穿梭于马林巴琴和
颤音琴之间,有时候,拍掌、跺脚也成为他的表演方式。一个节目下来,必定气喘吁吁,但
他很享受这过程。
李飚表示,他一直试图打破壁垒,把音乐会办成像周杰伦的演唱会那样,台下的观众可
以“无法无天”,可以“随心所欲”。
《山之祭》
纪念汶川地震
重点推介
《山之祭》
纪念汶川地震
今年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李飚和北京交响乐团合作在波兰、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8
个国家进行了18场巡回演出。其中由著名川籍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的打击乐协奏曲《山之祭》受
到欧洲媒体的高度评价。“这是我所看到过最好的中国打击乐作品,感情饱满、酣畅淋漓;同
时,我也从没有演奏过这么重的打击乐协奏曲,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山之祭》对演奏者来
说都是一个极大挑战。”
李飚介绍说,低回婉转、绵绵不尽的马林巴悲歌和大大小小、次第排开的锣的无穷变奏,
是来自大山深处的原始祭祀;而高高低低、淋漓尽致的鼓的咏叹,则是对生命坚忍不拔、百折
不挠的深情礼赞,每一场演出对自己而言,都是一次灵魂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