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一支来自灾区的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将来到深圳,以饱满的精神面貌站在深圳音乐厅的舞台上,奏响一台悲壮而豪迈的交响音乐会——“百爱凝聚四川·深圳”赈灾音乐会。
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特别时刻,这场音乐会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成为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来自四川90多位音乐家将用手中的乐器奏响一曲曲生命的赞歌,用音乐感谢深圳人民对灾区的拳拳爱心,表达四川灾区人民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意志和决心。
让爱的力量充满每个音符
这场赈灾音乐会由四川省文化厅、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化局等联合主办,演出所有收入将全部专款专用于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山区学校的重建。
四川交响乐团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年轻的交响乐团之一,演奏员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现任团长兼首席指挥为国家一级指挥家唐青石。乐团成立以来,以其不断提升的音乐修养、精益求精的严谨创作态度和丰富的曲目储备,在乐坛声誉鹊起,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交响乐团中的一支劲旅。
四川交响乐团的所有团员都亲身经历了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但灾害并没有动摇他们继续用艺术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反而令乐团更团结,纷纷拿起手中的乐器,奏响了抗震救灾的主题乐章。此次该乐团专门来到深圳,从指挥到演奏员都表示将用忘我投入的演奏表达出四川人民在全国人民支持下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坚强决心,并通过特别奉献的曲目,感谢深圳人对四川灾区的无私援助。
加盟这台音乐会演出的独奏、独唱音乐家都是川籍音乐家中的佼佼者,他们包括钢琴家沈文裕、小提琴家宁峰、歌唱家唐竹雅、张怡和王莉等。在曲目安排上,唐竹雅、张怡演唱的《爱的光芒》是乐团特邀川籍词曲作家杨笑影、杨新民专为音乐会创作的。专程从德国回国参演的川籍小提琴家宁峰演奏的《辛德勒名单》主题曲和川籍钢琴家沈文裕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将奏响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交响乐章,表现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精神。
川籍音乐家敖昌群、唐青石创作的管弦乐曲《羌山风情》、《康巴音诗》、《引子与回弦—归》和王莉演唱的《映山红》、《我心永爱》等歌曲,每一个音符都将充满爱的力量。压轴演奏的《奥运号角》将把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与奥运精神融合在一起,成为鼓舞人们勇敢面对明天的精神动力。
重灾区音乐家没有缺席
据记者了解,在此次来深的四川交响乐团演出阵容中,唐竹雅、王强等多位演奏员的家乡都在绵竹、都江堰等重灾区,他们虽然心系家乡安危,但都以大局为重,不会缺席此次深圳赈灾音乐会。
四川交响乐团团长唐青石对记者透露说,四川交响乐团从震后第4天起便开始赶排这台音乐会,并在全国哀悼日结束后迅即展开国内巡演,目的就是想用这场特殊的演出告诉全国人民,四川人民是震不垮、压不倒的。他说:“在抗震救灾这个特殊的大背景下,人性中最珍贵的感情和激情都可以通过交响乐彰显出来。交响音乐的力量将打开观众心灵的窗户,使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
据介绍,在地震发生后,乐队的演奏员们在余震的威胁下坚持排练。剧院宿舍楼的墙体震裂了,职工家里的烟囱垮塌了,都没能影响他们的排练。一位作曲家在地震中伤了脚,他忍着伤痛连夜谱曲。一位词作家不顾家里一片狼藉,挥毫写就了歌曲《爱的光芒》。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乐队90多个演奏员以空前的速度和激情创作、排练完成了一台特殊的音乐会,用音乐给逝者以追思,给伤者以力量,传递灾区人民摧不垮的意志。
“重建家园不难,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重建,希望音乐能抚慰每一颗受伤的心。”唐青石这样表示,“在地震面前,房屋可以被摧毁,公路可以被阻断,但灾区人民的精神是永远打不垮的。我们希望用音乐告诉大家,坚强的四川人民会擦干眼泪,勇敢向前,重建美好家园。对全国人民付出的爱心和支持,四川人懂得感恩!”